罗姨娘轻拍了拍女儿:“不许胡说。”
永秀扁扁嘴,她可不在乎沈家公子长什么样,只问:“姨娘,今岁的三山香会咱们什么时候去呀?”
红药取来历书,罗姨娘仔细翻看:“往年咱们是哪一日开船的?”
苏妈妈看到现在,心里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时就道:“这一旬只有后日是黄道吉日,再晚就对菩萨不恭敬了。”
罗姨娘面露悦色,冲苏妈妈点头:“是不能叫菩萨久等,那干脆就一道往三天竺去。”
永秀一拍巴掌:“今年城中那么些来省闱的秀才举人,香市肯定更热闹了!”她把油头粉面的沈公子抛到脑后,“姨娘,去游佛拜香总许我打扮了罢?”
罗姨娘心绪正好,冲她点头:“随你。”
永秀一溜烟跑出屋子去,回到房里着急忙慌让画眉开箱笼:“新裁的那几件都给我拿出来。”
“这件四合藤萝的正应季,这件缠枝牡丹的也好。”
几个丫头被她指得团团直转,百灵看哪件她都放不下:“要按一天一身算,姑娘能穿三身,按一天两身算,姑娘能换六身。”
容永秀知道丫头打趣她:“贫嘴的死丫头!哪有去礼佛还一天换两身衣裳的?就把新做的三身都带去,再收一套备用的。”
百灵收拾衣裳首饰,画眉问:“往年也没这么早,怎么今年咱们这么早就去庙里?”
年年都是三姑娘先去荐福寺祈福赠药,过了三天才轮到姨娘跟五姑娘出门,这回竟没错开日子?
“是沈家公子要去做法事,这才凑在一块儿的。”
永秀浑没在意,她刚说完,就见画眉抿嘴笑了。
“怎么?”
画眉悄声说:“我听姨娘院里的几个妈妈们说,老爷正在替三姑娘相看沈家公子呢。”
容永秀微张开嘴,先是惊讶,而后皱眉:“那楚六怎么办?”
她还以为楚明忱往后是她三姐夫,楚六和沈聿家世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百灵赶紧劝解:“姑娘!这事儿咱们可不能胡说!”
“这怎么会是胡说?”打小两家不就有这个意思么。
“那就是楚家不乐意,黄了呗。”画眉被百灵瞪了一眼,撇撇嘴角继续说,“没过定的事儿哪作得准。”
容永秀也顾不上选衣服了,她又想迈步又犹豫:“我要不要去看看三姐姐?给她送点东西递个话?”
“姑娘可别吃力不讨好了。”画眉嘟囔。
永秀想了想确实不敢,虽是同父的姐妹,可她从没迈进过东院,姐妹之中偏是跟亲姐姐关系最淡。
楚家怎么就不肯了呢?
可怜的三姐姐。
第7章 好事
好事
容寅赠银,沈聿用来行善的事吹风似的吹进了东院,很快就吹到容朝华耳边。
“老爷给了一百两银子,沈公子要将办水陆法事余下来银钱,全都赠给育婴堂济孤所了。”
芸苓倒豆子似的倒完,心想她们姑娘也是年年赠药赦孤,沈公子要真是个心善的,同姑娘倒也算性情相投。
阮妈妈特意留意那位沈公子待他两个书僮如何。
她跟几个丫头们说:“他对咱们家的下人若没好声气,那这人连作客之道都不懂,也不必看了。既对咱们家人都好,那要紧的就得看他待他身边那两个书僮如何。”
芸苓好奇:“在咱们府里住着,他就是想苛待他两个书僮,总也得装装样子罢?”
“他能装样,那两个书僮可装不了。”阮妈妈笑道,“要是没规矩还不防碍什么,以后再调理就是。若是那两个书僮时时小心处处留意,跟夹尾巴的狗儿似的,那不论这郎君生得再好,才名再高也不成。”
一屋子丫头都赞阮妈妈老道。
书僮的脾气已经看着是活泼机灵又有规矩的,沈家公子又做了这桩好事,芸苓一听就赶紧来报给自家姑娘。
“作水□□十两,余下的六十两折成了米粮、衣裳和药品送到各个育婴院济孤所去。”芸苓掰着指头数给容朝华听。
容朝华刚点完要送到舅舅家的应季时鲜,又吩咐甘棠把母亲亲手做的衣裳包好了给舅舅舅妈一并捎上。
“两件夏衫,两双鞋都包好了。几件小儿衣裳也都收在樟木箱里了。”
甘棠一样样报着,朝华点头。
待嫁女儿给兄嫂外甥外甥女做衣做鞋是寻常事,母亲那里还做了好些预备出嫁之后送给妯娌小辈们的手帕荷包。
也给大房二房的女儿也都做过小裙衫。
大姐姐早就用不上了,但大姐姐的女儿刚好能穿上,朝华兴兴将这些衣裙拿去给大伯母,说送给京城大姐姐的女儿穿。
大伯母笑着赞母亲的针线活精进了许多,但大伯母身边的妈妈们却面露难色。
朝华刹时明白过来。
她们害怕母亲做的衣裳也沾着“晦气”,沾着“疯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