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阳光透过薄雾洒进来,桌上摊着几份刚送来的报纸,头条全是柏林的消息。
韩三评靠在椅子上,翻了翻《新京报》,抬头瞅了眼高成升,笑了笑:
“帮我记下,引进片《活埋》得给一个名额,免得忘了。”
“韩总,那档期大概是什么时候?”
高成升确认性问道,身为秘书,这些具体的事项他自然得记得清楚,否则办错事就麻烦了。
“不急,等吴宸回来问问他,《活埋》在北美大概什么时候上,安排个差不多的时间就行了,总不能让咱们自己人吃了亏。”
韩三评呵呵笑道,又翻了翻报纸:
“咱们就需要这样的华语导演带着作品去世界上争取话语权,而不是像禁导那些人那般拍的乱七八糟的,禁他们导还给他们嘚瑟上了,整天和局里作对.”
高成升点头,看着韩三评这般模样,对于吴宸的评价又高了一个台阶。
当然此时大清早最为热闹的还得是京城电影学院。
吴宸擒获最佳导演银熊奖的事已经连北电的门卫大叔都知晓,因为此时挂横幅的工作人员正踩着梯子往上挂着。
穆德远难得在办公室内都哼了两句曲,拿着保温杯,走进毕业班的课室,看着课室里的十一人,还在讨论琢磨着怎么完成毕业考核任务,一时间穆德远不禁忍不住哼了一声:
“一个毕业考核有这么难嘛?
十五天都能拍部电影了,你们这大半年在干什么?”
“.”
穆德远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就连同穆德远自己回过神来,感觉好像说了点比较过分的话。
“咳,行了,继续琢磨吧,有问题就上来问。”
“.”
柏林清晨,吴宸起身揉了揉眼,抓过手机,手机上全是家人老师同学好友的祝贺消息。
显然在剧组的刘伊菲和宁浩几人是发的最早的,看这时间,应该是国内凌晨六点多。
吴宸一一回复后,才下楼悠闲了吃了个早餐,顺道和杰森·布朗姆把几个还没确定版权费用的国家给谈了下来。
下午时分,六公-6电影频道)的专访在酒店会议室开录。
房间里摆着几把椅子,摄像机架好,记者是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穿了件灰毛衣,笑眯眯道:
“吴导,顾导,欢迎!这次柏林双双获奖,国内观众都等着听你们聊聊。”
吴宸和顾长未并肩坐下。
记者开门见山:
“首先恭喜两位导演在柏林电影节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吴导摘得最佳导演银熊奖,顾导的《孔雀》也获得了评审团大奖。
请问两位导演各自有什么感受?”
六公主的问题一向中规中矩,两人回答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
主持人继续问道:“两位导演的风格截然不同,一位偏向现实主义,一位专注于惊悚题材,你们是如何看待自己作品的?”
顾长未笑道:“每位导演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现实主义是我的选择,而吴宸则更具风格化。”
吴宸接着说道:“电影语言是流动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
我只是想用最适合这个故事的方式去讲述它,至于风格,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正如我在获奖致词时候说的一般,其实从《黑暗面》到《活埋》,我一直在尝试建立自己的叙事体系,而我确实也找到了。”
顾长未扭头看向吴宸,主持人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始追问:“吴导,这是否意味着,你还有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在筹备?”
“对,算个三部曲吧,也是三部曲的最终章”
记者眼眸发亮,没想到这专访还采访到大货了。
他就感觉到吴宸致词的最后一句别有用意,只是没想到竟然是惊悚三部曲的最终章。
从《黑暗面》登陆锡切斯斩获最佳影片,如今《活埋》擒两尊银熊,这第三部必然不一般,否则吴宸不会拿它当最终章。
想到这里,记者不禁急切问道:“吴导,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三部曲的最终章嘛?相信观众也同样期待.”
吴宸笑着摇头:“我还在构思中,等时机成熟它会和大家见面的。”
见状,顾长未和记者都有些失望,但是对于吴宸脑海里的第三部兴趣只增不减。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能让吴宸觉得这会他惊悚三部的终章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