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曹忠混剧组的时候听过素材丢失或者被烧了胶片的事情。
越是朴实无华的商业竞争,越是让人防不胜防。
偷公章,换锁芯,划车座子,或者下场曝光对方老板三匹。
曹忠深知自己是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是绝对不会在任何方面给敌人可乘之机的。
他心无杂念!
也就是他的诚影工作室没有发财树,否则曹忠高低也得把发财树搬进剧组当中。
而对曹忠的安排,一众演员也没有意见。
曹忠的安排是很合理的,因为在《南京照相馆》中,有很多室内镜头。
这部电影选择的切口很小。
并不把目光聚焦在南京保卫战,又或者是很多宏观叙事的大场面上。
剧本当中,也只有十分钟左右的场面是战争镜头,讲述电影的故事背景。
敌我悬殊的战斗中,南京沦为孤岛。
而本子军队杀人,抢劫,强奸,无恶不作,毫无人性的将此作为战功,以求摧毁华夏人的精神。
甚至军队当中会配备随军摄影师,来将他们的“丰功伟绩”传回国内,以便登上《朝日新闻》。
故事就此展开,
本子军队的一个师团的随军摄影师伊藤,也就是芦芳生所饰演的角色,靠着家族背景进入战场获取战功,因为只会拍摄,不会洗印,以及设备和耗材的限制,所以需要南京本地的照相馆协助。
而黄小明饰演的邮递员,阴差阳错的被误认为照相馆学徒,为了活命,成为了伊藤的助手。
从而使得照相馆成为了南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下的“安全区”。
安全区内,有邮递员苏柳昌,躲在地下室的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人,还有阴差阳错进来的一位警察,一位电影女演员,他们从祈求活命,渴望离开南京,但逐渐因为照片的内容,而产生道德困境,作为小老百姓的他们,从忍辱偷生到最终觉醒,决定揭露本子暴行。
只是,连最后的觉醒都那么无力且悲伤……
很多历史伤痕,也都在这个凝固,充满张力的狭小封闭空间当中。
正因此,对这部电影而言,照相馆内的拍摄场景,还是很多的。
照相馆的布景就是在影视基地布置的,在民国一条街的一间房屋里。
在这里开展照相馆内的拍摄工作,能大大节省时间,节省金钱,避免浪费资源。
为了尽快开拍,通告其实早就出来了,最先拍的是苏柳昌和伊藤进入照相馆的第一幕,所以最先给黄小明,芦芳生等人画好了妆。
摄影师杜杰已经扛上了摄影机。
曹忠安排人布置好了灯光,故意调好了低暗的色彩浓度,来凸显生死时刻。
在摄影机当中试拍了下,感觉可行,而后转头给两人讲戏。
“第一场戏,两个人的情绪不同,师哥你清楚自己是骗本子人的,所以你的情绪当中应该带着一些胆怯和犹豫。
阿昌这个角色很平,很克制。
虽然我的比喻不太恰当,但是颇有些伴君如伴虎的谨小慎微。
对所有角色而言,阿昌的人物弧光,最平。
他所有的表现,都应该在一个框框当中,只有离开本子兵,他才能有片刻的真实。
这个角度,你好好把控。”
黄小明点了点头。
他看出来了,这个男主其实更像是客观观察者视角,嘴巴不能说,不能动,但思绪万千。
这种角色,很难演。
不过难不倒他黄小明。
他之前对于剧本当中每一个场景都做了很好的剧本小结,所以速度很快,而且不愧是内地第一小生,进入情绪也是很快的。
又转头看向芦芳生。
“伊藤的角色应该是和善,笑面虎,他需要照相馆的帮助,所以他表现的很像正常人。
但地位的不同,需要将压迫感潜移默化的放在你们二人的对话当中。
说白了点,就如同你在路上看到只蚂蚁。
你想要挑弄几下,扔下块馒头,希望这蚂蚁能给你表演几个花活。”
芦芳生也点头。
曹导讲的很透。
灯光,道具,录音各个岗位各司其职,曹忠也讲完了要求。
曹忠低沉的声音说完,开启了第一镜。
“各就各位!《南京照相馆》卷1,场19,镜1,次1,开始拍摄!”
安排打板。
伴随着咔哒一声。
杜杰按照曹忠要求开始摄影。
场边,很多剧组人员都立刻绷紧了神经,徐正就站在角落当中,随时观察着曹忠到底行不行。
他先是看过去黄小明的演技,不是盖得,又怂又真。
将小人物的感触表演的极好。
脸部的肌肉控制,表情,很细腻,是真的能体现情绪的。
而徐正也看向曹忠的指挥,曹忠完全不像是第一次当导演的,手法很娴熟,也很抗压。
过了一会儿,伴随着“cut”的声音,徐正挪过去看。
监视器中,镜头的画面没什么明亮的美感,但却很细腻,表达出来的那种氛围,让人紧张。
“这镜头有点东西!”
“我怎么感觉曹导在拍摄之前,就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效果?这也太牛批了。”
“要保一条吗?”有人问。
“你们要重演一遍,掐准情绪。”
曹忠招呼黄小明和芦芳生过来,让他们看着镜头,
“记住这种情绪,记住这种表现方式,你们构成了这个电影的推进器作用,这一切情绪的变化会随剧情而动。我们不可能按照顺序进行剧情拍摄,但无论是哪一镜,这是你们角色的初始锚点,要从这个情绪,往外推,往外扩。”
俩人都是科班的,一下子就懂了曹忠所言。
而看向镜头,黄小明也瞬间多了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