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曹忠的话说完,下面,很多人的脸都绿了。
他们一时间都恍惚了。
你这不是在进行一场立项仪式来着吗?
我们不是来给你当观众来着吗?
怎么平白无故捡了顿骂?
最关键是,有些人感觉,自己被骂的简直好舒服。
有的人急了,是不认同。
但有些人,思维转变了。
听完了曹忠这些话,很难说一点触动都没有的,何况电影这种东西,大家本就是哈姆雷特,各有所爱。
学习的时候,大家可以为了课程,为了不延毕,说一些虚头巴脑的瞎话。
但是真被别人用理论去说的时候,有些现场的学生观众,忽然感觉自己摇摆不定了。
“他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儿道理啊?我之前是不知道小津背后的生平,这下子听到,为什么拳头都硬了?”
“那是因为你还有点骨气。我真的很生气,那电影我看过好多遍,一直看不出好来,我承认我懒了点,没有在网上搜索下他的生平,但是这种人,为啥不给我们做个注明呢?”
“这个曹忠跟咱们一样都是学生,太猛了!这就是宁折不弯吗?”
不少人都激动了。
曹忠说的太好了。
尤其是最后那句话,充满着一种英雄主义气息,太他妈带劲儿了!
你的……使命?
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一丢丢的中二。
但是对于很多年龄不过二十的青年来说,简直就是吹起了冲锋号,带头冲锋的先知。
零星的,现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但也有人的态度完全不同。
“炸裂言论,小丑做派,拿着艺术和其他领域挂钩,不知道到底是卖弄自己的知识,还是借着这种激进的发言给自己赚取名声,这个立项仪式发布会,不看也罢,我走了。”
有人蹙眉,对于那些话完全听不下去,入不了耳,甚至在脑海当中都没有分析,就觉得浑身难受,起身准备离开。
“那电影多好看啊,我看哭了很多次,认为那就是东亚第一电影。他在那么早的年代就写出了无数人终将经历的苦痛,不值得学习吗,不厉害吗?”
“说得对,就是拿着民族主义当护身符,故意整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论,咱们一起,同走,同走。”
“你们是小日子吗,那么激动?”身边有学生有不同观点,反驳问道。
“谢谢你的祝福,但是我更想下辈子美利坚。”
那人情绪还算稳定,也不想找事儿,真的扭头走了。
礼堂当中,混乱不堪。
媒体们的闪光灯一时间都不知道朝那边拍了,现场直接出现了一些退场现象。
有些人是真的受不了曹忠的抨击,他们觉得曹忠太激进了,艺术是高雅的东西,怎么能进行那么功利的解读?
但也有些,还想继续听,听听曹忠还要说些什么。
他们心中,其实有些思维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痕,比如对《东京物语》这部电影的评价,你如果评价这部电影还行,好像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造神?好像真的……有那么点过了吧。
如果真的是跟随着那些欧美的杂志报刊艺术家的视角,才逐渐改变了对于这部电影的认同。
那不就是没有自己的艺术鉴赏力了吗?
又或者说艺术鉴赏力被人带偏了。
这难道不是和他们学习所想的事情,比如提高自己的审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鉴赏力这些事情,背道而驰了吗?
这让部分人着实陷入了茫然。
……
而此刻,整个礼堂,的确出现了一段混乱的嘈杂声音,每个人充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