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韩三品:我心难安(2 / 2)

我也不是要搞什么民族主义,大行民翠。

倭国敢不承认历史,我们就该有人去记录,去刻画历史,吾辈自强,首先就是要摒弃反思。

这部电影,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适度减少遗忘。

电影当中我写的那些砖,那些名胜古迹,现在还在他们的八纮一宇塔放置着。

如果连南京七十周年,我还要因为这种类型的剧本和您在这里苦口婆心的劝。

您觉得,华夏态度的传世,还有希望吗?”

韩三品脑瓜子嗡嗡的,曹忠这高度上升的太高了。

比天还高。

曹忠打开书包,递过去那一张张熬夜苦干画出来的分镜头道,

“这是我画的分镜图,韩总看看,您看这些画面,会不会唤起每个华夏人心底的记忆,能不能让人们愿意花那么点钱,去影院看一看?

韩总可以随便想我,也可以完全不用在乎我今天的请求。可华夏电影市场的担子,在您肩上扛着呢,‘华夏电影复兴’这几个字,按理来说轮不到我来说。

但若是这种足够商业叙事,足够情绪全面推开宣传,足够让全华夏观众共情,足够展示华夏精神,足够体现华夏巨变的电影,在韩总的眼中都不够拿下投资,都不够格拍摄。

华夏电影复兴这几个字,谈何而来呢?”

沉默。

异常沉默。

王红卫想挖个坑,把自己埋在里面。

他之前跟宁浩一起来和韩董见过面,宁浩说服韩三品的话,是:

“我投资小,我多线叙事,我有信心赚回投资。”

今天曹忠格局之宏大。

让王红卫头皮发麻。

这小子说的是华夏电影复兴,是华夏态度传世,是铭记历史,唤醒遗忘。

道德绑架都用上了?!

王红卫无语一麻袋,一脸尴尬。

韩三品脸色也有点面无表情。

俩人都看向分镜图。

景别,标注,甚至连人物表情,站位,有一部分曹忠都画出来了。

开头那几张,一辆自称车,

从脚部,到车身,到俯视,

人物在环境中的关系,逐渐拉开。

让韩三品完全意识不到这是个新兵蛋子画出来的东西。

明晃晃的镜头主旨是“拟真历史亲历者偷拍视角”而开展的。

和照相机,呼应上了。

和剧本当中的全程历史亲历者的故事,呼应上了。

角度之妙。

让韩三品,感到震撼。

看了好一会儿。

“你《大明王朝》研究挺深啊。”

韩三品无语了好一会儿,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说不受触动,那是假的。

中影存在的目的,被曹忠说清楚了。

而这部电影的优势,也被曹忠说清楚了。

但那句华夏电影市场的担子,都在自己身上扛着呢的话。

让韩三品老觉得自己被比喻成了严世蕃。

又聊了几句,确认了曹忠诉求。

自己拍摄,成本不高。

中影支持五六百万就足够。

韩三品要去开会,留下了分镜图和剧本。

王红卫和曹忠离开。

开会之前,秘书赵海城进来,很好奇为什么韩三品谈了这么久,但不敢问。

韩三品想了想,让赵海城抓紧约一下童局,再约一约外交,中宣和他们的对接人。

会议之后,他要去见一面。

“韩总,这是准备帮忙王制片的电影立项?”

赵海城好奇询问。

“是那个年轻人的。”韩三品道,“叫曹忠。”

“曹,这是哪家子弟?”赵海城思索了一下,没想清楚。

韩三品道,“不是谁家子弟,就是个新人导演。

但是这个忙,我要是不帮忙去问问,我心难安。”

不只是曹忠对他说的那些话。

是因为曹忠说出的八纮一宇塔,说出的兴亚观音苑。

他甚至都不太清楚。

更是因为那句,适度唤醒遗忘。

韩三品恍然意识到,哪怕是他,也一样忘了某些东西。

又或者是,那些东西明明在记忆的最深处里,但是却似乎从未被自己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展示过。

没有用商业叙事的逻辑,去铺展开来过。

那确实有些遗憾。

最新小说: 六零:大小姐搬空娘家后躺赢 七零:你抢我男人,我夺你锦鲤偷养糙汉 听懂兽语,假千金破案成警局团宠 多子多福,暴击精神小妹双胞胎! 继子谁爱养谁养?我独宠纨绔小叔 闪婚七零:炮灰后妈随军带崽躺赢 嫁顶级豪门显怀后,前夫他跪着求 妄为 提结婚你装失忆,嫁大佬你又急眼 贺先生,您被太太赶出港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