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是不是年岁太小了,真上路,这能适应吗?”樊氏瞧着小女儿,她很担忧。
陪嫁嬷嬷瞧着,也是劝话道:“王妃,要不求一求皇后娘娘,这回燕京城的日子再是缓一缓。总要让小郡主适应一番才成啊。”
“嬷嬷,我也想跟母后求话。只是……”樊氏很为难。
“这春日不动身,夏日天热了,那怕是不好动身了。”樊氏讲道。
“那便是等夏日过,秋日再过身了。”樊嬷嬷讲道。
“王妃,还是万万以小郡主的安危为重啊。”樊嬷嬷再劝道。
樊氏瞧着小女儿的奄奄儿模样。这是她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孩子。这亲骨肉的神色不舒坦模样。
樊氏心疼的很。
“那,我去求一求母后。”樊氏爱子之心占了上风。
万蓁蓁那一边得着儿媳求话。再一见小孙女的奄奄儿样子。
“孩子为重。”万蓁蓁哪怕得了燕京城里天子的催促。
可到底是孩子为重。万蓁蓁只能寄了家书去燕京城。
对于帝王那一边,万蓁蓁又得求一回话。打感情牌嘛。谁让万事,还得给孩子退一步。
在家书里,万蓁蓁也说了想法。不外乎,为了孙子孙女的安危,再是晚一些日子回燕京城。
夏日太热,不好上路。
春日不能上路,孙儿孙女年岁太小,要缓一缓。
这缓至秋日嘛,到时候吴王府一家子再往燕京城去。
家书差人送返燕京城。
落藩镇上,万蓁蓁的小日子也是闲适的很。除了逗一逗孙儿们,还是逗一逗孙儿们。
至于逗了小孙女,瞧着小孙女委屈巴巴的小模样,这孩子年岁太小。万蓁蓁心疼,可不舍得逗了孩子。
春日好风光。夏日暑意浓。
燕京城,越王府。
李济孝在夏日时节,他跟亲爹这一位君父求话,那要去避暑。
于是,李济孝领了媳妇和儿子李承礽,那去了行宫的猎场。
这去避暑的同意,李济孝不介意陪着儿媳还去拜一拜各路的神仙们。
求一求神仙,保佑一个好年景。当然了,也算是游玩一番。
对此,帝王同意了。
反正朝野上下,人人皆知,越王李济孝就是诸兄弟凑数儿用的。他是不观政,不揽政,更不掺合朝堂事。
李济孝这等态度,他的兄弟们从来是欢迎的。甭管是东宫又或者蜀王、赵王,对于这一个弟弟,那从来是关爱的很。
至于说弟弟不喜政事,就爱游山玩水,还是陪着妻儿一道戏耍子。
皇家不缺一口禄米钱,这点子人嘛,养着就是。
李济孝一家子离开了燕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