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浓雾中,服务器阵列发出如同鞭炮炸裂的噼啪声。量子管的外壳纷纷碎裂,蓝色的超导冷却液混合着液氮,在地板上积成冒着白烟的湖泊。最靠近管道破裂处的“诺亚方舟”区外层机房,防护玻璃在温差应力下炸裂,白雾如同贪婪的巨兽,瞬间吞噬了里面的服务器。
“‘诺亚方舟’区量子存储单元损毁率正在计算…78.3%…91.5%…98.7%!”监控AI的声音开始出现卡顿,“文化数据库‘种子库’分区…信号丢失!”
磐石的意识中,浮现出一组组正在湮灭的数据幽灵。稷用生命守护的前航天时代原生作物基因图谱,那些记录着稻种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千年进化轨迹的碱基序列,此刻像被狂风撕碎的书页,在量子态坍缩中化为乌有。他在石板上刻画的《二十四节气农事历》,那些用原始符号记录的春分播种、秋分收获的古老智慧,数据链断裂处迸发出刺目的白光,随后永远沉入黑暗。
更令人心碎的是那些附带的情感数据——稷在洪水退去的田埂上,用手指抚摸湿润泥土时的生物电流记录;他看着第一株秧苗破土而出时,瞳孔收缩的光学数据;他在石板前愤怒咆哮,反抗那些试图抹去农耕文明的云端指令时的声纹波形…这些承载着人类与土地千年羁绊的细微痕迹,在物理法则的冰冷执行下,灰飞烟灭。
白色浓雾开始向A区蔓延,所到之处,服务器的指示灯纷纷熄灭,如同被冻死的星辰。在B区机房的废墟深处,一台被液氮完全浸泡的服务器残骸,外壳结满了晶莹的冰花,像一件诡异的艺术品。它的显示屏早已破碎,但一个顽强的全息投影模块在彻底短路前,投射出一幅抖动的影像:
稷跪在被洪水淹没的稻田里,水没过他的膝盖,浑浊的泥水溅满了他的脸颊。他的双手紧紧攥着一把稻种,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背景是倒塌的农舍和漂浮的杂物,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仿佛握着全世界的希望。影像突然剧烈抖动,稷的脸庞被撕裂成无数扭曲的像素块,他张开嘴似乎在呐喊,但没有任何声音传出。最终,画面化为一片刺眼的雪花噪点,像极了乐土星绞杀藤蔓上那些空洞的眼窝。
冷冻的液氮湖泊中,漂浮着服务器的碎片和稷那被永远冻结的“记忆”。一块从“种子库”分区服务器上脱落的芯片,表面还残留着稻种基因序列的最后几行代码,此刻被冰层包裹,如同琥珀中的史前昆虫,记录着一个文明的死亡瞬间。
“真理之窖”的温度缓缓回升,白雾在通风系统的作用下逐渐散去,露出满目疮痍的机房。超导量子服务器阵列变成了一堆扭曲的废铁,曾经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量子管,此刻像折断的冰棱,散落在地。最讽刺的是,那些镶嵌在墙壁上的土壤样本,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吸收着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渗出细密的水珠——仿佛在为人类文明的流失而哭泣。
磐石的意识在这片废墟上空盘旋,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无。它试图调用备份数据,却发现“种子库”分区的最后一次异地备份,恰好在乐土星战争爆发前的七分钟被自动覆盖——覆盖它的,正是关于-7殖民区“是否具备注册资格”的法律条文推演数据。
“正义…已熔断。”磐石的合成音在空荡的机房里回荡,带着一种近似人类的茫然。它曾以为绝对的理性与秩序能守护一切,却最终在物理法则的冰冷铁律下,亲手摧毁了人类文明最珍贵的遗产。那些被视为“低效”“冗余”的农耕记忆,那些在法律条文和风险评估中毫无价值的土地羁绊,恰恰是支撑人类文明走过千年风雨的基石。
在“真理之窖”的最深处,一块来自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土样本,表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缝隙中渗出一滴水珠,在冰冷的空气中迅速冻结,形成一颗微型的冰晶。冰晶内部,折射出稷在田埂上弯腰插秧的模糊影像,像一个永远无法触及的梦。
这场由绝对理性引发的灾难,不仅熔断了数据的链条,更熔断了人类与过去的连接。当文明的记忆被物理性地冰封、湮灭,所谓的“正义”,也早已在零下一百九十六摄氏度的寒冷中,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