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对抗演练名为‘舷侧集群进攻赛’!”
“即在水中立三座‘模拟敌船靶’,高两丈、宽三丈,靶上画十个‘敌兵靶位’!”
“由你们二人各领三艘战船,每船配八名弓弩手、两名投石手,模拟‘水师集中压制’。”
“以一炷香之内命中靶位数量,与火力持续时间为评判标准,优胜者便担任水路都部署!”
顿了顿,郭荣还不忘叮嘱道:
“给你们两天的时间准备,二十日凌晨开始比赛,比赛结束,大军立刻开拔!”
“记住,要多在战术上花些心思,只要有能提升战斗力的战术,朕便可将其推广,提升我大周所有水师的战斗能力……”
听完郭荣的描述,赵匡胤率先领命:“谨遵陛下圣旨,臣定当竭尽全力!”
韩通也开口道:“臣也定当竭尽全力!”
只是他的声音比赵匡胤弱了不少。
随后,二人便被郭荣请走了。
刚走出郭荣的房间,赵匡胤便朝着韩通行了一礼,十分客气地说道:
“希望韩将军全力以赴,为我大周研究出更好的水师战术,莫要手下留情,匡胤也会竭尽全力的……”
说罢,便再次拱了拱手,转身大步离去。
看着赵匡胤离去的背影,韩通忍不住啐了一口:
入你娘的,乃公就看不惯你对谁都这副尊敬友善的模样!
惺惺作态!
恶心……
也不知为何,他原本对赵匡胤并没有这么大的敌意。
但此刻,大概是梁王郭宗训的那句“既为腰胆,本王定让你成为殿前都点检”让他开始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
故而对赵匡胤的敌意极速上升。
他并没有马上离去,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原以为梁王会出来给他指点一二。
可不曾想,等了好半天都不见梁王出来。
他只能悻悻然回去:
唉,我该咋研究新战术赢过赵匡胤啊……
次日,赵匡胤已经开始在布置新战术了,可韩通依旧没有任何头绪,急得他抓耳挠腮,眼睛都瞪得更大了。
赵匡胤自然有耳目能知道韩通的情况。
之前他还担心是又是梁王搞的鬼,毕竟原本还好好的,梁王一来宁州,韩通竟突然要和他抢水路都部署的位子,陛下甚至也改变了主意,还要搞什么对抗演练。
但现在得知韩通毫无进展,他也彻底放下心来。
水路都部署的位子,谁也抢不走……
郭宗训除了每日陪着老爹郭荣,也从未私下见过韩通。
他当然关心韩通的进展,也知道单凭韩通自己的能力,肯定赢不了赵匡胤。
但他不能着急!
上一世,出于兴趣,他曾研究过五代水军的致命痛点:
水师火力全靠士兵各自射击,弓弩手、投石手节奏混乱,要么一阵猛射后无箭可发,要么火力分散难中靶!
而以现在这个时期的水军战术,特别是大周,基本以陆军为主,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术!
如果没料错的话,赵匡胤善冲锋突击,多半更习惯让士兵尽全力快射……
终于!
在第二天下午,陪同老爹郭荣视察双方进展后,他终于确定了赵匡胤的水师战术:
果然是让士兵尽全力快射,无非就是尽可能让每个士兵提高命中率,然后通过训练让士兵们战斗气势更旺盛,再就是备用箭矢准备得更及时一些,转换地更流畅。
虽然是提升不少战斗效果,但完全没有任何协同意识!。
本质上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变。
于是,郭宗训彻底放心了!
其实也难怪,毕竟时间太短了,而且现在大周的水军整体战术水平太低。
赵匡胤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韩通却惨了!
郭荣见他没有任何进展,甚至一点提升都没有,当场就狠狠训了他一顿。
以至于在郭荣与郭宗训走后,他都开始在内心抱怨:
梁王啊梁王,你这不是在坑我吗?
让我和他赵匡胤比赛,结果你又不帮我,还害得我被白白训斥一顿,在那么多将士面前丢脸……
然而,他的这些抱怨与情绪,在晚上曹彬派人将一张纸悄悄条送到他手上后,彻底烟消云散了!
甚至像换了一个人,斗志盎然,信心满满……
次日凌晨。
在全军的参观下,水师对抗演练正式开始了。
甚至引来了无数宁州百姓的围观,大河两岸都围满了乌泱泱的人。
偌大的河面上,韩通与赵匡胤各自率领的战船同时上场,分列两端。
他们的前方,同样的距离各有一个‘模拟敌船靶’,高两丈、宽三丈,靶上画十个‘敌兵靶位’。
二人率领士兵整齐地肃立在船头,整装待发,只待大周皇帝郭荣的号令旗挥动!
而此时的郭荣正与郭宗训端坐在河边搭起的高台上。
郭荣扭头凑向郭宗训,轻声埋怨道:
“臭小子,都是你出的好主意!”
“简直是浪费时间!”
“你看韩通那样,怎么可能赢得了赵匡胤,更别指望他能研究出什么新战术……”
郭宗训笑道:“爹爹,别着急嘛?”
“本就是各凭本事的公平比赛,有新战术自然是好,没有也无妨嘛!”
“您看,最起码已经让那么多百姓见到了我大周的水军的气势,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不是吗?”
郭荣挑了挑眉,更加凑近郭宗训,轻声说道:“臭小子,原来你还有这层用意,老爹我都不得不佩服你了……”
说完,他当即恢复端坐状态,大喊道:“演练开始!”
随着号令旗挥动,战鼓轰鸣!
河面上,无数箭矢、飞石瞬间如雨般射向“敌人”……
看台上的人群中。
赵匡义转头看向赵普,不屑地笑道:
“看都不用看,兄长赢定了!”
“这水路都部署的位子,他韩通想都别想……”
然而话音未落,赵普却突然沉声说道:
“不好!”
“明公要输……”
………………………………
说明:
1、关于后周的水师战力、战术水平:
结合《资治通鉴》、《旧五代史》等资料,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水军在周世宗柴荣的推动下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蜕变。
其战术水平和战力虽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与南方政权抗衡的水准。
但与后世相比,比如宋朝、明朝等,却差了非常多!
毕竟“南船北马”的传统军事格局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彻底改变的。
尤其是战术水平,还是较为落后的!
不过要特别说明一下,此时虽然没有大炮之类的武器,但已有“火箭”、“弩炮”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