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贫道并未和她本人讲过此事。”
谢宜瑶受不了法明这样卖关子,微微皱起了眉,在一旁沉默了许久的慧净有所察觉,立马打断了法明的细言慢语。
“法明,和殿下直说就是。”
法明闻言,眼帘微垂,缓缓开口。
“当年为先皇后供灯之人,正是当今太子之母,司贵嫔。”
……
谢宜瑶听见自己问:“此话当真?”
第65章 京口兵将(三) 可怎么会是司砚呢?……
怎么会是司砚呢?
不愿相信, 是谢宜瑶的第一反应。
听到法明说那日在宫中认出那位女子时,谢宜瑶还抱着侥幸,心想或许是谢家曾经的侍婢也不无可能。
然而现实无情地击碎了她的幻想。
过往的种种在谢宜瑶的眼前中掠过。
慧净说过那女子和她年龄相仿, 而司砚比谢宜瑶小一岁。
司砚在谢况称帝前来过石城寺是可能的, 偏谢宜瑶记不真切了, 对她来说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可怎么会是司砚呢?
理智与情感在谢宜瑶的脑海中交织,她一时间呆住了。
法明以为公主是不信她的话,耐心地将始末娓娓道来:“当年供灯之事是贫道亲自和贵嫔沟通的,不会有错。那时天子尚未践祚,贵嫔也只说是她是为友人供灯。贫道原先不知先皇后名讳, 故而在殿下初次问此事时并未意识到。直到那日在宫中见到了贵嫔, 这才回想起来。”
一旁的慧净也附和道:“殿下,贫道虽未曾入宫见到
贵嫔尊容,却也相信法明所说为真。以贫道对法明的了解担保, 她不会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轻易断言。”
谢宜瑶再不能接受,也不好在这两人面前表露出动摇的样子, 因此她故作镇定道:“我知道了,辛苦你们劳心劳力。”
慧净看临淮公主没有为难他们,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正好有小和尚在门口等着传话,他道了声“失陪”, 暂且先离开一步。
留下法明和谢宜瑶面面相觑。
法明不知道贵嫔和先皇后的关系, 更不知道公主是怎么看的。碍于这几位贵人的身份, 不好妄自开口, 因此也就在默不作声地呆着。
谢宜瑶借此时机,试着开始捋清思绪。
到底是谁给阿母供灯这件事困扰了她整整五年,今天终于得到了答案。
起初, 谢宜瑶以为等她知道了答案,多少会觉得释然,也可去找到这人,问一问当年袁盼的死是否有什么隐情。
而后来她在襄阳从徐梅香那里得到了“隐情”,供灯者的身份却还让她摸不着到头脑。
与自己年龄相仿,和袁盼相识,前几年又身处金陵。
能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女子,其实不多,但谢宜瑶从未想过往司砚身上靠,或者说不敢想。
谢宜瑶不敢想,若是此人是司砚,她该怎么办?
哪怕现在她们看上去相处融洽,她也做不到亲自去问司砚:你是否知道当年阿母的死可是有什么隐情么?
也无法质问她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态,才会为曾经与自己势同水火的人供灯,为往生的她祈福积德。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阿母曾经处处针对司砚,又想尽了办法给司砚下绊子,若不是有谢况的阻拦,司砚可能早就不在这世上了。而她年幼时,也十分讨厌司砚。
若是她是司砚,那么即使不曾表露出来,暗地里也该恨透了欺负她的人。
谢宜瑶想不通,她怎会特地为阿母供灯呢?
但若是干脆选择不相信,去否认这一切,那就是在逃避了。即使一时间想不到如何应对现状,谢宜瑶也决不允许自己逃避现实。
“殿下等的人来了。”
慧净的声音将谢宜瑶拉回到了现实,她今天来石城寺还有另一个目的。
是了,她还有许多正事要做!
“请他过来吧。”
她要见一见裴贺,顺势把他带回公主第。
至于供灯这件事,既然短时间内解决不了,就暂且揭过吧。
许久不见,加上她还未从先前的震惊中脱离出来开,谢宜瑶险些不知该用什么话来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