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 > 第六百零七章 道祖造成的内卷

第六百零七章 道祖造成的内卷(2 / 2)

条件是有了,但通过的标准又是什么?魔族就是考验。

气运深厚者不会遇到魔劫,智慧高深者可轻易化解魔劫,毅力强大者则不为魔劫所动。

这就是说,足够优秀的人,是不会被魔族影响的。只有那些不够优秀的人,才会着了魔族的道,被其化去道果。

而这样的人在道祖看来,本就没有资格修行仙道。别把道祖想成好好先生,他要是好好先生的话,仙神杀劫怎么来的?

莫要忘了,仙神杀劫可是道祖发起的,其目的,明面上是为玉帝出气,可实际上无非是找个理由对仙道去芜存菁,把那些不够优秀的弟子全都清理出去,以保证仙道的纯净。

从这里就能看出,道祖宁缺毋滥,贵精不贵多的理念一直没变。而为此,他不惜亲自下手清理仙道弟子,哪怕这里面包含他的徒子徒孙。

道祖心肠之硬,由此可见一斑。也正是因此,魔族的出现可谓是太契合他的需求了。

无需他亲自动手,就能借魔族之手清理掉仙道中的不合格者,以保证活到最后的仙道弟子,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而精英在不缺资源的情况下,必然会成为强者。如此一来,有着大量强者坐镇的玄门,虽然弟子不多,但依旧能够镇压洪荒,牢牢把持最强势力的位置不动。

关于这些,看道祖对魔族的诞生始终没有动作就能看出。诚如敖丙所言,魔族真要对玄门有威胁的话,道祖怎么可能没有动作。

真以为道祖修行,就不需要气运了?道祖为何是洪荒最强?

不仅是因为他功劳大,更因为他是洪荒最强势力的创始人,身上有玄门气运加持,这才使他的境界一直遥遥领先,远超众人一大截。

没了玄门,道祖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修行速度变缓,甚至是导致他彻底与天道同化,再也无法保持清醒。

合道之后,道祖为何没有被天道同化,依旧还能保持清醒,甚至还能时不时的现身?

就是因为玄门气运的加持,没有这洪荒最强气运的加持,在天道的同化下,他也无法保持清醒,早晚会沦为天道的化身,彻底迷失自我。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依旧维持着自我。

玄门气运对道祖而言如此重要,他肯定不能坐视玄门分崩离析。所以,魔族真要能威胁到玄门的话,最急的肯定不是这些圣人,而是鸿钧道祖。

现在最该急的人一点都不急,已经很说明问题了。魔族的威胁或许有,但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不然道祖不会如此沉默。

“是这个理,也很符合老师/师尊的想法,宁缺毋滥啊。”

众人听到敖丙这番话后,皆是长叹道。道祖的心思,他们如何能不懂,但懂归懂,让他们和道祖一样宁缺毋滥,那却是不行。

道祖能这么干,那是因为门下弟子众多,哪怕宁缺毋滥,也依旧会有大量传人,进而保证自身气运不会因此衰落。

但众人要是也这么干的话,那气运最少也要下跌十倍,甚至是百倍。

靠传道收集气运,所得气运的多寡,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收的弟子足够优秀,二是收的弟子足够多。只要满足了这两个要求,就会收获大量的气运。

反之,要是只满足一个要求,那收获的气运就会大跌。

道祖就是两条路并行,收入门下的门人弟子不仅数量多,也足够优秀。

但道祖可以这么搞,可他门下的弟子却没法这么搞。一是因为他们没有道祖这么大的影响力。

二是因为道祖传道的时候基本没有竞争者,所以也没有啥竞争力,众人根本没得选,想要变强就只能前往紫霄宫拜入道祖门下。

三是因为,洪荒孕育的生灵,一代不如一代。基于这个原则,道祖收的门徒弟子,无论是天赋还是跟脚,都要远超他门人弟子招收的门徒。

没有道祖的影响力,对天骄的吸引力就有限,想要收获更多的气运,就只能放弃宁缺毋滥的原则,多招收一些弟子。

再加上竞争者太多的缘故,招收弟子时要是不适当放宽条件的话,那优秀的人才都被别人收走了,哪里还有他们的份。

而因为洪荒生灵一代不如一代的缘故,就算他们不愿放宽条件,依旧把招收弟子的门槛定得高高的。

那也没用,根本找不到几个合格的弟子。因为厉害的人物,基本都被道祖收为门下了,很少有漏网之鱼。

基于这些条件,你让玄门的大神通者怎么办?只能放宽招收弟子的条件,抛弃宁缺毋滥的原则,差不多就行了,不能要求太高。

要求放低,才能招收大量的弟子,进而汇聚庞大的气运,加快自己的修行速度。

不愿放宽条件,那就招不到多少弟子,所得气运有限,然后只能看着别人的修为一日千里,自己依旧慢如龟爬,被远远的甩开。

这种落差,几人能忍受?

所以,降低招收弟子的要求是必然的。没办法,都怪道祖,教出的弟子太多,大大提升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力,以至于他们不得不陷入疯狂的内卷之中。

至于不卷?

不卷就要落后,你敢不卷?

没看到连对弟子要求最高的太清圣人与元始天尊,都因承受不住内卷的压力,不得不放宽条件了吗?

最开始,太清圣人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弟子就够了?

可结果呢,真传弟子确实只有一人,但记名弟子,那只能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多,大有效防道祖的趋势,要招收三千门徒。

和他类似的还有元始天尊,真传弟子只有十二个,可记名弟子同样众多。那在昆仑山听元始天尊讲道的修士可不在少数,甚至比在东海听通天教主讲道的修士还多。

说截教有万仙来朝之势,可阐教同样不差,亦有数万弟子。之所以看起来不如截教,无非是元始天尊想通的太晚,招收记名弟子的时间远远晚于通天教主。

所以,两教弟子虽然数量上差不多,但阐教因为发展太晚的缘故,大部分弟子还没来得及成长起来,这才远不如截教。

最新小说: 斗恶之恶人杀 逆渊通天 道域天途:我的修为靠读书 道友托孤:从养成妖女开始长生 中药世家 剑来: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 从白犬开始修仙 黄泉书 仙箓 师兄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