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密函收回袖中,紧蹙了下眉,而后长舒一口气,缓解一夜未睡的眩晕感。
“文心要来安西了。”
她回身淡淡的笑,如即将消散的雾,纯白而虚弱。
萧冉盯着她,半晌,紧紧贴住了她的额头,心头酸涩。
**
在文心抵达安西之前,萧冉整休了一日,片刻不歇地返回上京。
林忱当然没法同她一道走。
几年以来,两人头一回分隔两地,心里都有种异样的情绪在发生。
走的那日早上,安西难得地缓释了毒辣的日光,夏日里露出几丝秋凉。
清风沾襟,让人心胸开阔,林忱送她上马,目光里的坚冰都化作了绕指柔。
萧冉在马上俯低了身,盯她半晌,说:“殿下今日脾气这么好,是不是以后要改做贤妻良母了?”
林忱一甩袖,背过了身去。
“好吧好吧。”萧冉眯着眼睛笑了,“那我以后给殿下洗手作羹汤,然后再养一大群孩子。”
林忱背对着她,指尖微微颤了颤。
她侧目去偷看,心里憋了半晌,脑中转了不少看过的奇诡话本,问:“怎么养?”
萧冉瞧她耳朵变作了可疑的赤色,细细一琢磨自己的话,放肆地笑:“你想到哪去了,我是说,咱们可以把民巷里那些孩子收拢收拢,瞧他们也怪可怜的。”
林忱鲜有的一股热气窜上了脸,有些恼羞成怒,大难之中修来的几分温柔都喂了狗。
正欲就这么打发人快走,心里却又难过地舍不得。
她想,此一去相隔千里,事成自然好,若不成…
“殿下快看我,有东西给你!”
清朗又快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萧冉的手递过来,面上的笑像是三月的春花。
林忱一怔,接过来,是一支手刻的木簪。
“快看我多贤惠,连以后隐居时候殿下要戴的木簪子都准备好了。”萧冉逗她,笑容里没有一丝阴霾,仿佛完全想不到功败垂成的可能。
林忱摩挲着沉香木的表面,温润的香味和纹理告诉她,这簪子刻出来着实有一阵了。
“同我从前送你的那个样式很相仿,不过怎么是木刻的?”她问。
“殿下不知道吗,隐居的时候要低调,到那个时候你就只能戴木簪、穿粗布衣服、啃冷冰冰的粗面饼子了。”萧冉浅色的瞳孔猫儿似的顽皮。
林忱不由得笑了,仔细地将簪子收起来。
她拉住萧冉的手,不说什么话,只是默默伫立。
萧冉也静下来,小声说:“一定会成功的,我在上京等着殿下回来。”
她们对视一眼,萧冉翘着嘴角,道:“方才我骗殿下的,其实是我不会银錾的手艺。不过,我要走了,殿下不说点什么?”
林忱低着头,像个孩子似的。
她的笑柔软又内敛,像山间的雾。
“我想你了。”她说。
萧冉心里猛地一悸动。
“虽然你还没走,可我却这么想你,想来是因为秋天要到了…等秋天真的到了,我就把你喜欢的红枫叶夹在信里,骑着乌笙去找你。”
林忱抬起头,幽深幽深的眼睛里,波光粼粼的温柔一阵一阵涌过去,像阳光下风吹麦浪,像晴空里耀眼的厚白色的云。
萧冉被迷住了,抚上她的脸庞,问:“还有别的话吗?”
林忱知道她想听什么,可是她不肯说,因为总觉得轻易说出来,味道总是淡了。
所以她收敛了衣袖,说:“启程吧,一路顺风。”
第58章 番外(五)
大梁立国的那日, 赵垣在阶下听吴王——现在是梁皇帝,讲些受命于天的屁话。
透过眼前垂下的密密珠帘,她得见自己的夫君一步一步拾阶而上, 最终用左手接过那方造工精美的玉玺。
高高在上地睥睨一切。
睥睨底下恭肃下跪的臣民,睥睨远方阵列森严的骑兵与步兵, 睥睨皇城里只有繁华没有流血的世界。
残酷的战争已经结束于宫门之外,至少从他登上皇位这一刻, 已同他没有关系。
赵垣轻蔑一哂, 只觉得无趣。
一切的拼杀, 原来只为了这一刹那的簇拥与欢寂。
瞧瞧底下这些人。
她转眼望去,瞧见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盲目的崇拜与欢欣,受命于天、建立新朝,多么鼓舞人心。
在这一刻, 应该有许多人心里正憧憬着未来的日子。
战争业已远离, 会更好。
会更好吗?
赵垣知道, 绝不会。
除了一少部分人, 大部份的男人和全部的女人,都不过重复着轮回的宿命, 跟随着洋流流向毫无尊严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