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武装党卫队的成员并不重要,但是他们的家属很重要,只要把武装党卫队的成员控制住,他们的家属移居到萨尔之后,为了自己家庭成员,也会做出有利于法国的决定。
至于从女人上面入手,原理就简单多了,当前的战争和社会生产力两个因素叠加,造成了德国社会的两个特征,女多男少和高薪收入和女人无关。
这就是说目前的条件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可不管怎么努力,以现在德国的男女比例,都必然有至少百分之三十的女人找不到伴侣。
德国又战败了,战败国死了这么多男人,女人的命运可想而知,可能帝国主义列强做的不像是传统农业社会这么直接,但很多德国女人将会成为某种战利品的情况不会改变。
科曼临离开法国之前,做到了把一部分不忠诚的法国女人处理掉,相对而言这么做之后,法国适龄男人会缺少女性配偶,现在正好,可以娶德国女人了,女人的票也是一票,它又不是零点五票。
这种跨国婚姻一旦出现的话,娶了德国女人的法军士兵也必须移居萨尔居住,军人都是对国家忠诚的,这点小事应该不会引起反弹。
法国大规模移民萨尔这个办法,很容易落下把柄,而且可能被英美干涉。
这件事不是完全不能做,但只能偷偷地做,作为第三道防线作为补充。
武装党卫队家属,以及法德跨国婚姻的女人,这可都是真正的德国人,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操作的。
“这样的话,我们未来在萨尔的舆论塑造就要准确了。”科曼对阿兰低声道,“德国适龄男女比例如此悬殊,非常适合展开雌竞。我们要让萨尔的女人知道,德国女人找不到人生伴侣,只能自己工作来讨好男人。”
东方大国大部分地方的男女比例不过一百十多比一百,现在德国都一百比一百三了,他相信男女平等,这毕竟是从小接受的教育,所塑造的三观。
那么既然男女平等,处在同一个平等地位,二十一世纪东方大国男性面对的焦虑,在这个时代的德国也应该会落在女性身上。
如果是二十一世纪的话,说不定很多人想的是感觉一辈子自己过并非不能接受。
但在一九四五年这个时间,哪怕德国比当前这个时间段的东方大国要进步,社会环境应该也没有这么开放。
想要走进婚姻的殿堂仍然是主流思想,叠加过得好不如嫁得好,男性收入远超女性等因素,科曼决定,就这么干了。
“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是不是仍然没有出国境?”科曼大体上已经有了框架,便询问当前的战场形势。
“问我啊,我刚从师指挥部出来。”随着这道声音,马丁正在快步走来,还不忘记自述劳苦功高,“当你的战友真是太忙了,你自己明明每天都想要知道当前的战场形势,却不好意思去师指挥部去询问,搞出什么一人去一天避嫌。”
“所以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还没有出发么?”阿兰打断了马丁的施法,直奔主题问道。
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都是本土解放之后,新建立的集团军。
毕竟第一集团军主要成分是中东基督徒和一部分其他教派兵源,第二集团军主力则是法属非洲各大殖民地的部队,要是只依靠这两个集团军的话,战争结束之后本土法国人就会非常尴尬。
就算是为了法兰西的脸面,这两个集团军也必须成立,更何况都战争末期,一定要让这两个集团军为法国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