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安坐在院子里,抬头望着天空,嘴角始终带着一抹笑意。
这天下没有人看得到,此时在这九州天下最高处,有一座囊括整个九州的法阵被悄然激活。
这一幕,就算是那几位神游境的仙人也都发现不了。
只有陆承安这位文祖才能清晰看见。
“文以载道,这门神通布置了这么久,今天总算是被激活了。”
书房里,李仲明对此没有丝毫察觉。
他正在奋笔疾书,神情亢奋。
脑海中不断涌现的灵感化为笔下文字,流落于纸上。
他并没有用文道神通,可那些文字却依然熠熠生辉。
一缕肉眼不可见的文道气运萦绕在他身边,越来越浓厚。
‘法政:其二、立法当以天时,尊时代之转迁,人文之变化,地利之物换...’
‘法政:其三、法理之与人情...’
这些篇章其实在李仲明的心中一直都有回响,只是过去的他心性摇摆,未曾明心见性,始终无法真正得出最后的结论。
现在,李仲明再无顾忌,这些年心中所学,尽数归纳于这一篇‘法政’。
此时在九州天下最高处的那座法阵之中,李仲明这篇‘法政’一字一句被悄然烙印上去。
这是得到了天地认可,认为其足以流传百世对天下有莫大功德的文章。
陆承安借助‘文以载道’也将这一篇‘法政’尽收眼底。
他下意识站起身,以拳击掌,笑道:
“妙,法政九策,每一条都算是开九州天下之法治先河,不错不错...”
李仲明这一写又是三天三夜。
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埋头苦死,时而将稿纸撕碎成渣,时而看着自己写的东西放声大笑。
整个人仿佛陷入癫狂状态。
直到三天之后,他通篇诵读自己写的‘法政九策’,只觉再无一处不满意,无有一字可删改,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兴奋道:
“有我这一篇‘法政九策’,可为天下法治铸造高阁,强国治世,不在话下。”
说罢,李仲明便打算拿着手中稿纸带出去给陆承安看。
就在此时,一缕金光忽地从天而降,穿透了屋顶,直直落在了李仲明的身上。
李仲明愣在原地,稍稍愣神之后便恍然大悟。
原来这竟然是功德金光和文道气运。
两者齐齐降临,顿时使他如沐春风。
心神在这瞬间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李仲明仿佛看到了整个九州,看到了这天下万民在他的法政之下井然有序,休养生息。
天下奸邪之气一扫而净。
李仲明痴迷其中,神庭紫府之中的浩然正气开始不断翻涌。
六品大成与五品之间的门槛悄然跨过,没有任何阻碍。
五品之后,依旧高歌猛进。
五品下,五品中,五品上,直至大成,只不过是瞬息之间而已。
到了四品门槛时这股劲头才算是稍稍缓和。
但这方天地对于李仲明的馈赠依旧没有结束。
文以载道的文脉神通凝聚而成的莫大法阵猛地一颤,一道只有文道修行者才能听到的声音回响。
犹如晨钟,震醒了这个人间。
同时也震开了李仲明四品境界的门槛,他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踏入四品之列。
甚至还在进步,直到来到四品上的修为,那股劲头才总算是停了下来。
金光敛去,气运平息,李仲明也清醒了过来。
感受着自身的变化,他只是淡然一笑,并未有多大的激动。
对于文道修行者来说,文道的领悟的收获给他们带来的喜悦远比直观上的修为提升更让他们在意。
因为这些至理的领悟必然会带来修为上的提升,而如果将侧重点放在修为上,那必然不可能有真正的领悟。
所以李仲明知道这本就是自己应得的,没什么好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