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科索沃的原因,的确是位于此处的地下基地出了点问题。
准确地说,是地下基地的人出了问题。
半个多月前,林城带着刚签下的军事专家团从英国飞往科索沃,抵达之后一手交接手续,一手接管基地。
按合约,基地整体布局、人员配置以及研制费用皆由军事专家约瑟夫·
哈特主导,保证其在基地拥有绝对话语权。林城的作用就是按照约瑟夫的需求配备一切,同时跟进项目进程,实时向周寅坤汇报。
起初一切都还顺利,但眼见着项目即将开始,林城发现约瑟夫的研究计划跟周寅坤的要求有较大出入,为避免走弯路浪费时间,他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电话汇报。
周寅坤见完曼索尔和雅戈布时已是凌晨,飞机三点半从赫尔曼德起飞,八小时航程回到欧洲。
此时科索沃境内通往地下基地的通道已全部封死,飞机落地地点变为邻国阿尔巴尼亚,经由首都地拉那的地下通道到达基地。
到达时正是当地时间上午十点。
偌大的会议室里坐了好几十人,都是专家团的核心研究员,底下还有数不清的研究助手。为首的正是当初由陈悬生牵线,周寅坤亲去英国谈下的海上军事武器专家,约瑟夫·哈特。
专家团里除约瑟夫之外,其余人都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幕后老板。
见走进来的居然是个年轻人,不由彼此相视一眼,果然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也不知约瑟夫走的什么运,竟然碰上一个货真价实的冤大头,不仅自己一分钱都不用花,反而还拿着天价年薪,把这个广阔又隐蔽的地下基地弄成了个人研究室。
周寅坤向来最烦跟老头打交道,尤其是搞研究的老头,做事慢还毛病多。
飞机一路气流颠得厉害,他转了转脖子,坐到主位上随手敲了敲桌面。秘书立刻端来了咖啡,男人不紧不慢地喝了口。
约瑟夫是个急性子,见周寅坤放着面前那厚厚一摞研究计划和进度表不看,反而喝起了咖啡,他直接开口:“周先生,我记得我们的合约上写得很清楚,这里的一切我说了算,我拥有绝对的研究自由。”
周寅坤放下杯子,“所以?”
“所以他,”约瑟夫指向旁边的林城,“他凭什么否掉我的研究计划?”
严格来说,林城并没有否定研究计划,只是看后觉得有些不妥,便在批研究经费前先缓了一下,等周寅坤拿主意。
但此举让高傲的哈特先生不乐意了。他语气毫不客气:“我不接受这样不尊重合约、不尊重我的人,我需要一个郑重道歉,并立刻批下研究经费,否则——”
男人挑眉。
“否则我就只能跟周先生解约了。”约瑟夫靠在椅子上:“毕竟周先生自己答应过,合约上也写得很清楚,在项目正式开始前提出解约,我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违约金。”
周寅坤笑了笑。
老头就是这样,好脸色给多了就蹬鼻子上脸。
“行吧。”他云淡风轻,“那就解约,叫律师过来。”
闻言约瑟夫一怔,显然没料到会是这个答案。
不光是他,旁边迪勒也愣了下。旁人不清楚,但他从最开始就知道老板为这个基地和项目砸了多少钱。眼前这专家老头大约也不是真想解约,瞧着更像是要加钱的意思。其实跟未来收益比起来,加点钱也不算什么,若是为此耽搁项目进度,影响生意就太不划算了。
这点连旁人都看得出来,更别提周寅坤了。但看样子,男人根本没有要妥协的意思。林城叫来了律师。
律师带着新旧合约前来。旧的是之前签订的聘用合约,新的则是尚未填写的解约合同。
“根据之前签订的合约,项目正式开始需要周先生签字确认,律师存档,所以目前的确是项目尚未开始阶段。”律师说,“因此哈特先生若想解约,的确不必支付任何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