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不是说太子欺侮于你吗?怎么事情却是发生在东宫,而且高明说你在东宫口出狂言?”
李泰早有准备,七情上面,委屈的小泪珠已经开始在眼眶中打转了。
“父皇,事情确实发生在东宫,儿臣作为臣弟,又岂会在东宫放肆呢?”
“儿臣乃是听说,皇兄竟然忤逆于父皇,把父皇您气得不轻,所以才上门责问。不论太子地位如何尊贵,他依然是父皇的儿子与臣子。”
“皇兄之所为,乃是不孝之举!儿臣乃是出于一片对父皇的孝心,才想上门规劝皇兄啊。”
说完,李泰还真在眼角处抹了两道泪痕。
李世民顿时感觉,还是青雀贴心呐。
看看魏征他们,一进宫就站在太子那边说话,不断地进谏,言辞甚是激烈。
还是青雀会站在自己父亲的角度。
房玄龄等大臣顿时感觉到,李泰的语气虽是委屈巴巴,但是针对太子殿下的“剑锋”,却比陛下的怒气更加难以化解。
别看发生过玄武门之变那等惨事,但大唐依然是以“孝道”标示天下。
对于所有的士人来说,忠孝便是首要之德,而且两者还时常会绑在一起。
以陛下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众多儿子,更是如此。
李泰不愧是通过文学馆收拢了众多文士,而且自己更是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跟那些士人混得极为熟悉。
此时谁都会觉得李泰比起太子更加孝顺,当然也就更加符合大唐臣民对于一位未来继承者的期许。
李玄素脸色大变,赶紧对着李承乾暗使眼色。
为今之计,绝对不能让魏王再争得陛下更多的宠爱,不能让太子继续被陛下厌弃了,趁着现在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他希望太子赶紧表个态,必要时当着陛下的面儿认错也行啊。
然而,李承乾却像是毫无所觉,对于李玄素的眼神儿也没有任何回应。
李泰的眼睛被脸上的肥肉挤得几乎看不清,但也更方便他暗自观察殿中众人的动静。
他听到父皇宽慰的语气,再见到作为东宫之师的张玄素等人也无法替太子说话,心中不由暗喜,知道这番表演对自己是大大加分的。
“父皇,儿臣之举,确实是出于一片孝心,可惜皇兄他却无法体会到臣弟的苦心,就像他无法体恤父皇您一样!”
“儿臣因为气愤多说了几句,没想到却把皇兄给激怒了,他直接拿起靴子砸到儿臣的脸上。父皇您可还记得,就算是您和母亲也极少打过儿臣,更别说是打脸了。”
“太子他虽是皇兄,但是能比父皇更大么?凭什么如此欺侮儿臣,他的所为,又岂配继续当这个太子,为万民表率?您一定要为儿臣作主啊!”
“啪啪啪!”
李泰话音刚落,李承乾竟是鼓掌为喝。
李世民和众臣都是见惯了大风浪的人物,看到李承乾的反应,竟是一时呆住,完全不明白面对李泰柔中带刚的凌厉攻势,他这是在做什么?
李承乾一派真心赞叹的模样:“青雀说得好啊,不愧是跟着这么多大儒,学问确有长进,孝心也是远远胜过本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