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宋文豪 > 第11章 寒门如之奈何

第11章 寒门如之奈何(2 / 2)

陆北顾见裴妍神色松动,继续解释道:“景德四年颁布到诸州的《考校进士程式》里定了规矩......士不还乡里而窃户他州以应选者严其法,每秋赋自县佐察行义保任之上于州,已保任而有缺行则州县皆坐罪。”

“换言之,李知县这张迁籍保书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迁籍,而是他愿意为我以后的解额作保。”

陆北顾指尖点着旁边笈囊上放着的誊写版策论:“否则即便是过了州试中了举人,也是有可能无法赴京赶考的。”

裴妍听得云里雾里,但隐约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李知县的意思是不光给你迁籍,以后还要给你担保拿到那个......解额?”

“大抵如此。”陆北顾点点头,“不过贵人肯襄助固然好,总归自己也是要努力争气的。若是通过不了县试进入州学,亦或是进了州学却无法通过州试,那也谈不上解额的事情了。”

窗外,最后一缕暮光被夜色吞噬。

吃完饭,收拾了碗筷灶台。

还是在家里唯一的木桌子前,陆语迟趴在裴妍膝头打哈欠,小脸被灶火的余烬映得红扑扑的,而陆言蹊睡得已经淌口水了。

裴妍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忽然问道:“你方才说的这个‘解额’,是不是跟镇上周员外家那个儿子有关?听说他帖经墨义学得很好,去年中了举,却没能去开封考试。”

“正是如此,周家虽富却是罗氏羁縻户,泸州官府自然优先保本州籍的举人。”

陆北顾顿了顿:“这里头有个门道,那就是各州解额多寡,与考生数量并非绝对相关。”

大宋立国之初考生人数少,所以通过州试者基本可获解额,但后来考生越来越多,不得已,到了真宗咸平元年开始明确了“固定解额制”。

这种制度,就是规定各州按人口、文教水平分配固定名额,大州可有数十人的名额,偏远州仅数人名额,通过州试者需排名在解额名额内,才能获得赴京赶考的资格,超额的举人则会被淘汰。

淘汰了怎么办?那自然是明年接着考。

裴妍眨了眨眼,示意他继续。

“简单说,就是有些州考生少而录取名额多,有些则相反。”

陆北顾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桌面上画了几个圈:“若无限制,学子们自然都愿往录取易的州去考,朝廷为遏制此弊,才设了籍贯与担保的双重关卡。”

裴妍恍然大悟:“难怪周员外举家迁往泸州,原来是为了这个。”

“正是。”陆北顾苦笑。

“不过富户尚可迁籍,寒门若无贵人相助,又如之奈何?”

陆北顾的籍贯并非泸州合江县,而是罗氏羁縻地区的古蔺镇。

虽然实际执行过程中,羁縻地区的学生都是就近读书、考试的,这一点并不会影响到他进州学,但若是通过州试成为举人以后,赴京赶考却会有所阻碍。

嗯,这里有一个拿不上台面来说的潜规则。

因为靠近羁縻地区的州,往往会选择维护本州户籍考生的利益,卡着解额的排名,把成绩相近但来自羁縻地区的考生给刷下来暂时搁置。

而那些没被刷下来的考生,也必须要有县官考察品行并且为其担保,才能拿到“解额”赴京赶考,如果县官担保的考生不去考试浪费了珍贵的“解额”,到时候还要追究州县两级主官的连带责任。

所以,若是没有李磐赏识,按照正常的轨迹,哪怕陆北顾通过了州试成为了举人,也可能因为“解额”的限制无法参加省试,白白蹉跎光阴。

人生又哪有那么多光阴可供浪掷呢?

少年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与老年苦熬数十载方才登科,能一样吗?

当然了,李磐赏识,归根结底也是陆北顾自身有才学,这才是根本。

——————

①户贴,即宋代的户口本,上面记载丁口、土地、房屋、牲畜等信息。

②客户,古代指外来户。

最新小说: 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大宋文豪 断绝关系后,我成为史上最强异姓王 这野史,怎么全成真了? 抗战:我升官系统就爆兵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