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组织’早就有了这么一个先抑后扬,从孩童时抓起的套路。”
“郭承寿……会是这个套路的‘受害者’之一么?”
“他事实上的体质并不差,但之所以从小体弱多病,是因为有人要让他这般虚弱,然后再在关键时刻施以恩情,‘治’好这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孩子!”
“如果这样的话,葛老这位从小服侍郭承寿长大的贴身老奴,熬药煎药都由此人负责,就有了巨大的嫌疑!”
“可惜,此人已经死了。”
监院郝庆玉之案是八年前发生的,当时真凶葛老供认不讳,交代出了证物和杀人的准确流程,很快就被州衙定罪,然后以最快速度问斩了,平息了这场晋阳书院内部的风波。
郭家在后面,肯定出了不小的力。
这倒不是做贼心虚,而是那件事给郭承寿带来了巨大的风波和打击,哪怕他很无辜,也经不住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甚至怀疑那个贴身老仆是为他顶罪。
结果人死了,笼罩在他身上的迷雾,就更加难以驱散了。
所幸现在,一个谜团解开了。
当年狄进为什么怀疑这个案子有所隐情,就是觉得葛老这个仆人,就算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想要犯下那么一起案子,也显得有些过于从容,更别提还要在幕后与监院郝庆玉串通,威胁那些书院里非富即贵的学子。
郝庆玉凭什么与一个老奴和平相处,分享好处?
但如果葛老背后有“组织”的撑腰,或者说哪怕只是一个人使,但为了布局郭承寿这位未来的称号成员,能够借用到“组织”的一些力量,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狄进记录下这一条路线的分析,笔顿了顿,又翻到了新的一页。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可能。
郭承寿的病,是真的!
葛老也是“组织”的人手,这点不妨碍!
为了获得一副健康的体魄,“组织”向郭承寿发出了邀请,郭承寿无论是并不了解这个神秘势力的危害,还是顾不上那么许多,最终都加入其中!
所以儿时病弱的他,经过这么多年的调理,反倒逐渐恢复健康,娶妻生子,成为了正常人。
当然,“组织”不是善堂,能够赐予他新生,索取的必然更多。
郭承寿是否有了属于自己的称号?
甚至于……
“司灵”与他有没有关联?
从情感上,狄进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发展。
但越是不希望如此,就越不能起侥幸心理。
而是要查清楚后,如果旧时好友真的涉事其中,尽全力将对方从泥潭里拉出来!
将各种线索和思路记录完毕,写完这页后,狄进又翻向新的一张。
除了郭承寿外,还有一人。
幕僚杨文才!
这人身上也出现了疑点。
“杨文才是郝庆玉的前一个合作人,两者合谋,通过掌握见不得光的丑事,从晋阳书院那群非富即贵的学子身上,勒索好处。”
“不过杨文才为人谨慎,精明至极,知道这种勾当干下去,总有一天要坏事,在并州弄了一套宅院后,见好就收,主动罢手!”
“等到他抽身后,郝庆玉的第二任合作者,才变为了葛老,继续勒索,直至郝庆玉被杀!”
“有了这层联系,如果葛老身上真有问题,杨文才为什么会一点都查不出来呢?”
“除非……”
狄进心头有了计较,把杨文才的名字写下,也轻轻点了点。
进一步完善了卷宗,外面已然传来脚步声,一前一后,来到堂外。
前面是迁哥儿,后面也很熟悉,正是狄湘灵的左膀右臂公孙二娘,抱拳行礼:“狄三元,有何吩咐?”
夜间招她前来,自是有要事,狄进也不客套:“大名府的镖局分部中,现在有多少可用人手?”
公孙二娘毫不迟疑地道:“有上百人,完全可靠的人手有三十七位!”
“好!抽调可靠的人手,查一件事!”
狄进道:“此地的豪门大族里面,有没有儿时体弱多病,成年后突然恢复健康,或儿时心智不全,成年后恢复正常的子弟?并且这个人,如今在家族乃至于外界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
公孙二娘道:“有这两个特点,倒是不难追查,此事急切么?”
狄进道:“自是越快越好。”
“要快的话,有些麻烦!”
公孙二娘琢磨了一下,缓缓地道:“大族仆役众多,如果门规不严,人多口杂,找寻熟悉的闲汉,就能办到,就怕那种规矩森严的,对外交流很少,连押镖都讳莫如深,就很难问清楚了……”
狄进奇道:“这是哪家大族,有此等规矩?”
前唐高门士族,五姓七家,得益于家风与底蕴,被称为千年世家,地位超然,但经过五代乱世的杀杀杀后,真正有着数百年底蕴的辉煌大族,已经屈指可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