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王朝1627 > 第49章 朕要静静(就是今天了追读,冲三

第49章 朕要静静(就是今天了追读,冲三(2 / 2)

杨景辰等的就是这句话!

自从上次朝会之后,他便将所有的心思都在了这件事上。

这三日来,他几乎不眠不休,四处走访,查阅卷宗。

不知见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口舌,才终于从故纸堆里,翻出了卢象升这个名字。

此刻听闻皇帝垂询,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启禀陛下!卢象升现为大名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皆为正四品。”

“臣以为,可平迁其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按蓟、永,专理马草一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就连一直稳坐钓鱼台的首辅黄立极,都不由得抬起了眼皮,诧异地看了一眼杨景辰。

知府,或按察司使不过地方官,是所谓的“浊官”。

而都察院御史,则是天子耳目,风闻奏事,是最清贵的言官。

这两者虽然品级相同,但地位却有云泥之别。

从知府平调左佥都御史,这在官场之上,几乎等同于一步登天!

杨景辰这番举荐,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已是骇人听闻的火箭提拔了!

然而朱由检此时,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卢象升,哪里会顾得上什么清浊之别,什么官场规矩。

“爱卿此法,甚好!”

朱由检当场拍板,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安排得甚是妥当。”

“不过,卢象升既在大名府,路途不远。可先传旨,令他入京。”

“议定马草一事如何着手后,再出京办事不迟。”

杨景辰心中狂喜,脸上维持恭敬,深深一揖到底。

“陛下思虑周全,实乃社稷之福。”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屏风上已整理完毕的数据。

“此事就此议定,聊回九边旧饷一事吧”

“元辅,你带头说说”

首辅黄立极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开始在殿内缓缓响起。

可杨景辰却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他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

成了!

竟然真的成了!

自从那日朝会,他亲眼见证了这位新君雷厉风行的手段,就已经有所意动。

但身上的阉党污点实在让他心存犹疑,举棋不定。

直到那块“朕之魏征”的御赐牌匾,浩浩荡荡地从东长安街穿过时,他的心,就再也无法平静了。

是的,这不过施恩旧事而已,哪个读书人会看不懂这些帝王权谋?

但是……

这又如何?

这又如何啊!

他今年不过四十七而已,为什么就不能去博一个青史留名!

杨景辰不着痕迹地,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他对面的李国普。

他的眼中,仿佛有熊熊的烈焰在燃烧。

君既称贤臣……

吾杨景辰——又何尝不贤!

我搜到卢象升,才知道他居然是以治事出众而出头的。

牛!这简直就是赵子龙反过来,武力可能80+,政治却99+。

而且他好卷!我喜欢!和我一个类型!我要让他节制天下兵马!

他的角色卡已经上了,估计这两天就过审哈哈~

所以我写书真的没预设,别说你们惊喜,我也惊喜&aagt&aa

——

临清仓岁收山东、河南额粮共九万八千余石,以备灾伤,补运京储——《明实录》

——

卢象升: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河南通志》

——

杨景辰也挺有趣,崇祯时被推选入阁,拼命做事:“陈皆正直忠厚。如叙川功而汰冒滥,录忠党而起废锢,惠全闽而停加派,皆默维养天下以和平之福。又尝奏营伍虚冒之弊,谓领饷有兵,操练防守无兵,京营宜责成提督及巡视衙门,九边宜责成督抚清查振刷。上嘉叹之”——《晋江县志·卷44·人物志·宦绩5·明·杨景辰》

——

对的,你没看错,杨景辰是晋江人。

——

但他这人胆子也小,后来以修《三朝要典》,颂赞厂臣,被冠带闲住了,然后忧惧成疾,卒于家。

p.s第二更要等明天下午6点了,今天查太多资料,眼睛都要瞎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替兄为赘 大佬,出门记得装不熟 重生七零锦绣年华 ???????? ??1995??? 侯爷的旺夫娘子 嫡女毒妃 蛮荒兽世万人迷 摄政王的神算小卦妃 带着空间物资重生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