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抛出活性炭炸弹,却被潜水者用鱼油盾牌挡住。她急中生智,将重光宝钞折成纸鸢抛向空中,宝钞遇风后化作巨型灯笼,照亮了潜水者后颈的青黑色毒纹。人群中突然有人惊呼:「他们是苏门答腊的渔民!」原来这些潜水者都是被梅花卫毒术控制的平民。
「大家看!」朱瞻膳展开太祖日晷碎片,碎片与山河珏的光芒叠加,在海面上投射出各国孩童的笑脸,「梅花卫用你们的孩子威胁你们,用伪造的神谕欺骗你们,而真正能救孩子的,是我们共同的民心!」
潜水者们望着光影中自家孩子的面容,手中的毒镖纷纷掉落。其中一人扯掉面具,露出满脸泪痕:「他们说如果不服从,就把我的女儿扔进归墟...」他从怀中掏出半块玉佩,正是与春桃的梅花镖配套的信物。
子时初刻,归墟巨门内。
朱瞻膳举着发光的宝钞走在青铜廊道,墙壁上刻着太祖爷当年下西洋的盛况,每幅壁画都藏着个梅花机关。春桃数着步数:「第十九幅壁画...」她按下画中孩童手中灯笼的提手,地面裂开,露出通向海底的阶梯,阶梯尽头是停泊着数十艘宝船的密室,每艘船上都插着绣有「明」字的褪色旗帜。
「这是太祖爷的守灵船队。」朱瞻膳抚摸着船头的海马雕像,发现雕像眼中嵌着颗夜光石,与古里国矿洞的石头同源,「梅花卫想夺走船上的『定海石』,用来破坏大明的航海根基。」
春桃突然指着船队中央的主舰:「看!那里有个祭坛。」祭坛上摆着十二个水晶瓶,每个瓶中都装着一缕黑发,瓶身上刻着各国文字的「愿」字——这是当年各国君主为祈求海晏河清献上的王室血脉,却被梅花卫曲解为「血祭」凭证。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瓶子,瓶底刻着「永乐元年」的字样,与朱瞻膳腰间的山河珏竟是同一年铸造。当她将瓶子靠近珏身时,夜光石突然发出彩虹般的光芒,照亮了祭坛后方的石壁,上面用鲜血写着:「归墟之眼,在民心深处」。
寅时正刻,归墟核心区。
梅花卫首座的余孽——那个戴着人皮面具的白衣人竟在此处,他脚下跪着数十个被锁链捆住的孩子,其中就有「壬十三」。此人手中握着从守灵船队偷来的「定海石」,石头上的梅花纹正与他后颈的毒纹共鸣。
「珏中人,你来得正好。」他狞笑着踢开脚边的孩子,「太祖爷的守灵船队本该为建文皇帝殉葬,你们却想用来通商?简直是对神灵的亵渎!」
朱瞻膳注意到他手中的定海石有裂痕,显然是强行启动的后果:「你根本不懂太祖爷的心意。这些船队不是为了守护某个人,而是为了守护天下百姓的出海之路。」
白衣人突然将定海石砸向祭坛,海底顿时裂开一道缝隙,黑色的毒雾从缝隙中涌出,雾中隐约可见无数孩童的虚影。春桃迅速抛出重光宝钞,宝钞在空中展开成一道光墙,将毒雾挡在外面。但她发现,光墙正在被毒雾慢慢侵蚀——因为宝钞用的是古里国的夜光石,缺少大明民心的力量。
「小王爷,需要更多人的信念!」春桃喊道,「就像在古里国那样!」
朱瞻膳立刻明白,他转身面对被绑的孩子们,大声说:「孩子们,还记得你们在义庄画的画吗?还记得你们对未来的愿望吗?现在,把那些愿望告诉大海,告诉太祖爷!」
「我想回家!」「我想读书!」「我想让爹爹的商船平安!」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暖流。朱瞻膳感到山河珏在腰间震动,珏身竟浮现出孩子们的手印。他将珏举过头顶,大喊:「太祖爷,这是您的子民们的心愿,请您听听他们的声音!」
奇迹发生了。守灵船队的海马雕像同时发出光芒,光芒汇聚成一条光带,缠绕在定海石的裂痕上。白衣人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毒纹被光芒驱散,惨叫着跌入归墟缝隙。而那些被他控制的孩童虚影,竟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山河珏中。
卯时初刻,海面重现平静。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归墟入口,朱瞻膳抱着获救的孩子们回到宝船。春桃将十二个水晶瓶重新封好,瓶中的黑发已变成金色——那是民心之光的颜色。通事官捧着新刻的海图跑来:「小王爷,毒雾散了!罗盘指针指向了真正的星槎洲航道!」
朱瞻膳望向远处的星槎洲,那里不再是阴森的暗礁群,而是露出了翠绿的岛屿轮廓。他摸了摸山河珏,此刻珏身不再冰冷,而是像抱着一团温暖的阳光。春桃递来一张新印的重光宝钞,背面不知何时被孩子们画满了笑脸。
「小王爷,你说太祖爷在天之灵会看见吗?」春桃轻声问。
「他一直在看。」朱瞻膳展开宝钞,让阳光穿过上面的「民心通商」字样,「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辰时三刻,宝船再次起航。这次,船头挂的不再是威严的龙旗,而是孩子们用彩线绣的「重光」旗号。当船队经过古里国海岸时,岸上的百姓纷纷举起自制的宝钞,与船上的灯光遥相呼应,形成一条横跨大海的光带。
在光带的尽头,星槎洲的灯塔亮了起来,那是用梅花卫的磷火珠改造的「民心灯塔」,每闪一次,就会在夜空中拼出不同国家的「和平」字样。朱瞻膳知道,这只是开始,在重光纪年里,还会有更多的光芒被点亮,驱散所有的阴谋与迷信。
这一日,宝船的日志上多了这样一段话:「归墟非墟,乃人心之镜。当千万民心聚为光芒,再深的黑洞也会被照亮。所谓天命,从来不是一人一物的独辉,而是万光同耀,海晏河清。」
(第二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