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从袖中取出抄录的民间童谣:“荧惑绕心走,建文坐龙庭“。这与纪纲等人宣扬的“荧惑守心,主君失位“截然相反。她忽然想起秦淮河底的石板,那些“建文万年“的字样,在特定角度的阳光照射下,竟能折射出“永乐暂隐“的幻影——原来民心的昭示,从来都是权力者的镜像。
“有人篡改了天象解读。“朱瞻膳握紧拳头,“纪纲控制钦天监,梅花卫散播童谣,两者看似对立,实则...“
“实则都在引导百姓质疑朕的正统。“朱允炆打开檀木盒,里面竟是个铜制日晷,晷面上刻着“日月重光“四个篆字。他将日晷对准密室石缝透入的光线,晷针的投影突然在墙上拼出一幅地图——正是南京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其中一条支脉,竟直通玄武湖底。
“太祖爷早就料到会有今日。“朱瞻膳指着地图上的红点,“玄武湖底的'癸'字分舵,应该就藏在排水口尽头。而纪纲的火器库...看这标记,在聚宝门的地基里!“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震动。春桃扑到窗边,看见纪纲的暗桩卫正用火药炸开太庙侧墙,火铳的轰鸣中夹杂着百姓的惨叫。她摸出袖中最后一支梅花镖,镖身刻着从绣娘帕子上临摹的并蒂莲纹样——这是潜入玄武湖分舵的钥匙。
“臣护陛下突围,春桃去炸掉火器库。“朱瞻膳将山河珏塞给春桃,“用这个启动浑天仪,引开纪纲的注意力。记住,子时前必须回来,否则祭典的...“
“不用再说了。“春桃打断他,目光落在朱允炆手中的日晷上,“奴婢记得,太祖爷的《瀛海图志》里说,真正的'日月重光',是让百姓看见自己的影子。或许这日晷,就是要让我们...看见真相。“
申时三刻,玄武湖底。
春桃顺着排水管道摸索前行,手中的山河珏突然发出温热的震动。石壁上的青苔在荧光中显现出梅花纹路,每走十步便有一个“癸“字标记,与朱瞻膳描述的梅花坞机关如出一辙。当她将珏按在第十六块“癸“字砖上时,头顶突然传来水流倒灌的轰鸣——纪纲竟在炸毁太庙后,决开了玄武湖堤!
“糟了...“她被急流冲得撞上石壁,珏身的并蒂莲纹路刮掉一块表皮,露出里面刻着的“十六“字样。想起绣娘临终前的诡异笑容,她忽然明白,所谓“珏中人“不是指朱瞻膳的年龄,而是...太祖预留的十六处机关密钥。
水流突然变缓,前方出现石门,门上的梅花浮雕正中央,正是缺失的并蒂莲纹路。春桃将山河珏嵌入凹槽,石门轰然打开,扑面而来的不是预想中的火药味,而是浓郁的药香——数百个陶瓮整齐排列,里面装着的竟是...新鲜的心头血。
“首座的心头血能解百毒,原来他们一直在用活人炼制...“她捂住口鼻,看见瓮底刻着的编号,从“癸一“到“癸千“,分明是上千条人命。更骇人的是,墙角堆着与祭典金册一模一样的伪造品,金箔夹层里藏着微型弩机,与王忠玉佩中的机关如出一辙。
酉时初刻,聚宝门地基。
朱瞻膳用太祖日晷的投影定位火药库入口,却发现石门上刻着复杂的星象锁——需要同时对准“北斗七星“与“心宿二“的方位。他望着逐渐西沉的太阳,计算着时辰:若不能在子时前毁掉火器,纪纲将用这些火铳在祭典上伪造“天雷劈殿“的异象。
“陛下,您还记得王忠说过的'珏中人'吗?“他忽然想起浑天仪密室顶部的“日月重光“石刻,“或许不是指某个人,而是...珏与日晷的共鸣。“
朱允炆恍然大悟,将日晷与山河珏同时置于锁孔上方。当晷针的影子与珏身的北斗纹路完全重合时,石门发出“咔嗒“轻响,露出里面堆积如山的火铳和“永乐通宝“。更惊人的是,每箱火器上都贴着标签,标注着“燕藩借调“的字样——原来纪纲早已将伪造的“永乐“火器流入市面,坐实燕王谋反的罪名。
“好个一箭双雕。“朱瞻膳抽出玄铁剑,“纪纲既想借梅花卫之手除掉陛下,又要让燕王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自己则坐收渔利...“
话音未落,地道深处传来脚步声。纪纲带着暗桩卫闯入,火铳齐刷刷对准朱允炆:“陛下果然聪明,可惜知道得太晚了。当年太祖爷分封诸王,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武人有出头之日,可你却要削藩...“
“所以你就勾结梅花卫,伪造天象,制造民变?“朱允炆握紧日晷,“你以为有了火器,就能颠覆民心?“
“民心?“纪纲冷笑,“百姓只会相信他们看见的。等会儿子时,当火铳化作天雷劈中奉天殿,全天下都会以为你触怒上天...“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震动打断。春桃浑身湿透地冲进来,手中的山河珏滴着水:“火器库...地下水道被炸开了!那些心头血陶瓮...都漂到玄武湖面上了!“
朱瞻膳望向石门,看见水面上漂浮着无数金册——正是梅花坞的伪造品。阳光穿过水面,金箔上的“永乐当立“血字竟逐渐褪色,露出底层的“建文永昌“。他忽然明白太祖日晷的真正用途:不是预测天命,而是让光穿过谎言,照见真相。
“纪纲,你看。“他指着水面的倒影,纪纲的火铳在水中竟映出梅花卫的暗纹,“你的火器,都是梅花卫提供的。现在他们的'永乐通宝'和心头血瓮漂满金陵,百姓会怎么想?“
纪纲脸色剧变,转身欲逃,却被朱瞻膳一剑刺穿肩膀。暗桩卫们面面相觑,看着水中浮现的“建文“字样,渐渐放下了火铳。朱允炆拿起一枚漂来的伪造金册,指尖擦过血字,露出下面用极细字体刻着的“梅花卫制“——这是太祖预留的防伪标记。
戌时三刻,秦淮河畔。
百姓们围在岸边,看着士兵从水中打捞起刻着“癸“字的陶瓮,每个瓮底都烙着梅花卫首座的私印。春桃举着火把,将伪造的“永乐“金册投入火堆,火苗中升起的不是黑烟,而是带着淡淡药香的白雾——原来那些血字是用可溶于火的特殊颜料写成,遇热便会显露出“受骗者免罪“的御笔朱批。
“原来那些浮尸...都是梅花卫杀的百姓!“
“纪纲的火铳是假永乐造的!“
议论声如潮水般涌起。朱瞻膳站在船头,望着朱允炆在岸上向百姓们展示真金册,阳光穿透云层,在“民心“二字上镀上金边。他腰间的山河珏再次震动,这次不是警示,而是共鸣——远处的太液池方向,浑天仪正在正确的星象下缓缓转动,露出太祖秘宝的真正入口。
亥时正刻,奉先殿密室。
朱允炆将日晷、山河珏、并蒂莲佩同时放入浑天仪凹槽,当三件宝物拼成完整的北斗七星图案时,地面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青铜阶梯。阶梯两侧的石壁上,刻着从洪武到建文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