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就是咱大明独有的蒸汽船!”老朱微微抬头,看着眼前船身上巨大的明轮,三层楼高的船舱上矗立着烟囱,还冒着阵阵黑烟,心情澎湃不已。
朝臣交头接耳,对着大船指指点点。
这船,比大明最大的福船,还要大上一倍有余。
如果光靠人力驱势……
逆流而上时,得需要多少纤夫才能拉动此船?
一个衣着官员服饰的中年汉子对众人行礼道:“请陛下、太子殿下、以及诸位大臣登船!”
说着,那汉子让人放下一截木质楼梯。
这船是货船,船肚子是用来装货装牲口的,想要去到甲板上,则需要从木梯爬上去。
老朱什么船没坐过,带头第一个爬上甲板。
接着朱标也跟着爬了上去。
众人见陛下太子都上去了,也只得老老实实跟着爬上去。
就是可怜了某些年纪比较大的官员。
他们想要上去,得需要人搀扶。
站在宽阔的甲板上,感受这阵阵江风,老朱直接下令道:“启航!”
随着老朱的令下,船腹深处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
众人被吓了一大跳。
没等他们回过神来,就看到船舷两侧的明轮开始疯狂转动起来。
一些还在好奇研究者明伦的官员,被带上来的水花,溅湿了衣衫。
大家原本以为,这船是顺流而下,抵达太仓市的刘家港,然后坐马车回来。
结果让人震惊的是,这船竟然是逆流而上!
不用牛马牵引的蒸汽车,大家已经试过了。
不用纤夫牵引的船,大家还是第一次乘坐。
与传统福船相比,甲板明显能感觉到细微的抖动,还有持续不断的轰鸣声。
待蒸汽船行驶了片刻后,老朱扶着桅杆大笑:“这船不错,比战马的速度也并不多让。”
确实,虽是逆流行船,但两岸青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退着。
陪候在一旁的中年汉子(船长)笑着补充道:“陛下,目前正是冬雪融化之时,江水比夏秋冬三季要汹涌多了。若是在其他季节行船,速度还能快上一半。”
兵部尚书赵瑁听闻后,急切的问道:“敢问,这位主事,此船与传统帆船相比,速度快了多少?”
汉子咧嘴笑着回道:“回大人的话,蒸汽船与传统帆船相比,速度快了何止三倍!”
“并且,此船可载三千石货物,自松江府行至应天府,一日光景都要不到。”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应天府到松江府可有五六百里路,如果是坐马车,需要十日才能到达。
当然,如果是坐船,从应天府顺流而下,到达松江府,这么远的路程,需要两日的光景。
但是,如果想从松江府返回应天府。
差不多需要半月之久。
毕竟,逆流行船,全靠纤夫拉回来的。
现在你给我说,坐蒸汽车从松江府到应天府,一天时间都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