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好了。”赵正揉了揉酸涩的腰,“生火熏吧,一两个时辰应该能熏好。”
“这得用多少柴火啊。”张小娥心疼极了,但还是听从赵正的吩咐点火。
赵正则是检查土炕的密闭性,烧了小半时辰,见没有烟雾渗透出来,他才满意的点点头。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声音,一个面色蜡黄,中等身材的女人站在门口喊道:“小娥,在家吗?”
“是月英嫂子。”张小娥走出去,“月英嫂子,有事吗?”
吴月英有些尴尬的往里看了看,“你家公在吗?”
“在,你找我公爹吗?”
“没,不是。”吴月英拉着张小娥的手,走到一边小声说道:“小娥,我想跟你借半斤粟米,行吗?”
“借这么多?”
“嗯,熬米汤给我当家的喝!”
“王大哥怎么了?”
“哎,你也是知道我家那口子的,从小身体就弱,这不,前几天吹了点风,又病了。现在又不是好年景,要是不给他弄点好的吃,我真怕他......熬不过去。”
吴月英红着眼睛说道:“我也不白借你粟米,等手头宽裕了,我还你八两粟米可好?”
张小娥也知道吴月英丈夫身体不好,嫁过来这么多年,反倒是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撑住了王家。
可即便如此,他丈夫不仅不感谢,还天天打骂吴月英。
就因为吴月英连生了两个女儿,王家人全都看不起吴月英。
甚至,有些时候出去挖野菜,砍柴回来晚了,还怀疑她跟别的男人乱搞,说她不守妇道。
简直比之前的公爹还要过分。
虽然她很想帮忙,但自家情况自己明白,当家做主的也不是她,“月英姐,我家情况你也知道,要不,我去跟我嫂子商量一下?”
吴月英连声感谢,“小娥,嫂子也知道你家情况难,我也是实在被逼的没办法了,娘家被我借空了,邻居被我借怕了,我只能厚着脸皮来找你了。”
说着说着,她就哭了起来。
张小娥也有些不知所措,急忙进到厨房跟杨招娣小声商量。
杨招娣皱着眉头。
村子里,就月英嫂子对她们俩最好。
每次有什么好事,总会第一个想到她们俩。
而且,小娥跟月英嫂子娘家是同村的,有这一层关系在,她的确很想帮忙。
“这件事得跟公爹商量。”
“可是公爹能同意吗?”张小娥焦急道:“月英嫂子说,王大哥病挺重的,不吃点好的,恐怕熬不过去!”
杨招娣心里也没底,现在粮食多金贵啊,一天一个价,关键想买都难。
以公爹的性子,不一定会借出去。
就在两人商量的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借吧,月英的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两人齐齐走出厨房,看向赵政。
杨招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公爹,您说什么?”
“我说,把粮食借给月英,但你要告诉月英,不得让她告诉任何人,这粮食是咱们家借出去的,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