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焱这段时间一边忙着处理淮东王叛乱的事情,一边还要调查太子之死,同时还要安慰魏昭昭,整个人忙得焦头烂额的。
骤然听到下面的人说京城和周围几个城县都在说他德不配位继而引发天罚,导致淮东王叛乱、前后两位太子溺亡的事情后,又将御书房砸得稀巴烂,宫人也跪了一地。
刑部尚书刘乘宴、大理寺丞、京兆尹等人即刻被安焱召进宫里。
“诸位爱卿可听说了近日京中的流言?”
刘乘宴三人自然知道安平帝说的是什么,只是都不敢回答说自己早就听说了,不然到时候说不定自己死得比散步流言的人还要快!
“微臣近日下了早朝后就径直回刑部处理积压的案件,天黑之后便径直回了府中,倒是没有注意最近的流言。”刘乘宴见安平帝的脸越来越黑,立马就回答了他的问题。
另外两位也跟着附和道:“臣也是。”
安平帝半信半疑,但如今流言已经愈演愈烈,他此时问责他们也没有什么用,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让他们去查流言的源头、阻止百姓再就此事议论下去。
德不配位、引发天罚。这对于哪一位帝王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以天命所归来标榜自己,如今到了他这里却传出了德不配位的流言,那就是对他的判词,动摇的是他的皇位和江山社稷!
若一个处理得好,最好的结果就是揪出幕后之人将他们的阴谋诡计公布于众,澄清此事与自己无关;若处理得不好,自己或许就要下罪己诏来平息流言、稳定民心;最差的结果就是其他人借此流言效仿淮东王揭竿而反,那天下就真的全乱了!他绝对不能容许最差的结果发生!
“朕今日唤你们来就是要查清这些事情,刑部负责查太子溺亡一案,京兆尹负责查京中的流言的出出处,大理寺则去查京城附近那些传了这些流言的地方,切忌,动作一定要快!”
“臣等领命。”三人立即回道。
等几人走后,安焱坐在龙椅上,看着那写了流言内容的折子,不由得想起了十多年前同样是溺水而亡的安钰。
当年安钰之死是他一手策划,所以他知道安钰之死绝对同“天罚”扯不上一点关系。如今他和魏昭昭的孩子也死于溺亡,要么是意外,要么就是暗处有人故意为之,他可不信什么天罚!他安焱就是天命所归!
想到这他不免又想起宋云死之前留下的那句诅咒,但她死后这么多年他都好好的,说明宋云死前的话当不得真,就算真的应了她的话,那自己也一定会是最后的赢家!
刘乘宴这边,离开御书房后,他立刻回刑部点了人手往后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