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江南也不会有“鱼米之乡”、“膏腴之地”的称呼。
温度气候适宜,一年四季都有产出。
“你是说,唐家是白大将军留下看守宝藏的人?他们监守自盗?”王破恍然大悟。
“非也非也。”田浩晃了晃手指头:“唐家不是看守宝藏又监守自盗,他们唐家,就是宝藏。”
“嗯?”
“若我是白大将军,就选唐家这样的没有根基的人家,扶持起来,给他们家一场虚热闹,然后让他们给自己经营生意,赚钱存起来,或者置田买地办铺子,你没发现吗?唐家家常的大头,多数都是不动产。”田浩指着那卷宗上的记载:“南北商队才赚多少?不动产的收益又有多少?大概盘算了一下,他们家的那些受益,不说拿来扩张商队,却存起来,或者是继续买铺子,做的生意有所收敛,你们看啊,洛阳王倒台了他们家的盐引就再也没有了,而且他们家首富却生活并不奢侈,再看他们的生意内容,你仔细的瞧瞧,粮食、布匹、棉花、木材、杂货……可以说,除了盐铁之外,一个水军所需的所有东西,他们家都能提供,尤其是木材,制造船只必不可少的东西,害的是大量的木材。”
而江南,是不盛产木料的,尤其是可以制作大船的那种木料。
作者闲话:江湖有话要说:中秋快乐!人月两团圆!
641掘地三尺的抄家
641掘地三尺的抄家
“你是说,唐家就是白大将军的宝藏,所以这么多年,白莲夫人给洛阳王都生了李辉,却对宝藏的事情,一点线索都没有。”王破惊艳的看着田浩:“你是怎么想到的啊?”
“唐家的举动上分析来的啊!”田浩一摊手:“唐家一开始多老实?规规矩矩的做生意,别忘了,我也是是生意人,而做买卖规规矩矩的是很难发横财的,可是他们家却一直在全线飘红,红利赚的那叫一个轻松,赚钱那么容易,商人还不遍地都是啊?”
“对啊!”那俩手下恍然大悟:“太司命,公子说得对,这唐家,还真是宝藏唉!”
田浩想了想,甚至提议:“事不宜迟,你们再去查一下,唐家有没有什么短处,可以拿捏住的,找个理由抄家。”
这可是一笔不义之财,那位白大将军当年也没做什么好事儿,他要是真的尽得民心,也不至于被人在江南老巢这里一杯毒酒,送去了西天。
“还要什么短处啊?”王破比田浩更果断:“直接派人去抄家,两天之后就行动。”
“太司命,能不能三天之后?”手下人迟疑了一下,提议延续一天的时间。
“嗯?”
“三天之后,他们家有半年的结算时间,属时各地的大掌柜都回来了,可以一网打尽。”那人道:“还能拿到他们的账册子。”
“那就三天之后,时间还能充裕一些。”王破直接就定下了唐家抄家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