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老二这会儿在大营待两日,就回来主持春耕的事情。”丁超一看二弟的眼神,就知道二弟也盼望着抱孙子呢。
没办法,二侄媳妇当年嫁过来年纪只有十五岁,故而过了两年才想着要孩子,可这一直聚少离多也没要上。
田浩趁机提了西北半月报的事情:“这样二嫂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能问一问二哥哥,比如那军事板块上,就需要咨询一下的嘛。”
其实就是个诶两口子创造个共同话题。
不然他真怕他二哥哥跟二嫂子成为“无”话可谈的木头夫妻。
毕竟他二嫂子是真的出身名门,一身书卷气呢。
他二表哥是真的出身将门,乃是一个将门虎子。
这俩人不论是外貌还是人物儿,门第还是性情,真的是,一点都合不来的,只能人工磨合了。
这才新婚多久?日子过得平淡如水了。
一辈子那么长,以后可怎么办啊?
所以必须要提前打算一下才行。
好歹以后生个孩子,还可以继续教育孩子。
“对对对,此事是咱们疏忽了。”三舅父赶紧赞成。
丁洋也主动提到:“我去年在大兴城,知道的少,后来回来了,也是忙来忙去,还没去过盐场堡,这次我去吧,那里我也该熟悉一下。”
“对,让老六去。”
“没错儿,老六也该去一趟。”
因为几个哥哥都不想去,丁洋又主动要去,于是大家集体同意了他的毛遂自荐。
等到他们走之前,此事就定了下来,反倒是丁淳,他跟田浩说了一些数术上的事情,田浩又跟三舅父提了科举之事,不要让丁淳科举,是这几年必须的:“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考不迟,咱们厚积薄发。”
“也只能如此了。”
丁淳自己倒是无所谓:“考不考都行,就是那么回事儿吧。”
“考个秀才还是可以的,举人就算了。”王破想了想:“秀才的话,这一届应该是安西府的知府主持,他那里的学政官儿,是西北大营前些年下去的一个老裨将担任。若是他的话,应该无碍,本地县令是徐鹤,他可是六首状元郎。”
“不错不错,徐鹤来了这边还没遇到过科举,他名下没什么文气。”田浩一拍巴掌:“若是淳哥儿考了秀才,也能拜他做先生,讨个好名头,以后这个可以用一下。”
丁家男人都激动坏了!
“做梦也没想到过,还能让孩子拜六首状元郎做先生。”尤其是三舅父,他对徐鹤那是真的很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