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对会试的了解,其实并不多,但是也不少了。
这考试是礼部举行的全国性考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办,也称春围。
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凡在会试中被录取者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
会试考场设在礼部,监考官由朝廷派任。
翰林大学士任主考官,设正副总裁,还有十八名监书官。
参加应试者是全国的举人,秀才没资格会试。
考试内容包括八股文、试帖诗、经史、时务等。
试卷首页须写三代职业与姓名、户籍所在地、年龄及学习之本经、就读之所在,甚至是师从何人等等。
需要盖上官府印鉴,证明这材料的真实性。
考试的时间非常让人无语,因为需要考生半夜入场,搜遍全身,以防夹带。
试卷实行的是糊名密封制,且考场里有巡逻守卫军士严防守卫。
会试共考三场,各场出题办法和乡试相同,唯有第一场四书中的第三题出于“钦命”。
先由主考官将前三届题目开单呈进皇帝,并进四书一部,凡已出过题的地方贴黄签书上。
皇帝选好题目后密封送到贡院刊印颁发。
考试的场地也十分的敝旧艰苦,条件很差啊!
田浩明白徐鹤的意思,如果他要会试,那么办理手续入学国子监,会试的时候,就可以在试卷首页那里,填写资料的时候,就读之所在,写上“国子监”,起码可以有个好印象,博得一点好分数。
但这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事实上,在会试之前的头一年,就已经有举子到达大兴城,在这里安顿下来,除了读书之外,还要结交一下人脉关系,看能不能入国子监,不能的话,就看能否拜个名师?
以后在卷面上的出身会好一些,因为有些人没有就读的书院,就可以写师从何人。
比如说刘品,大儒的名头,不是白给的,他门下的确是出了不少人,但这些人跟他到底有多少师生情谊,那就不得而知了。
“等到时候再说吧!”田浩犹豫了一下:“我三年守孝,在家闭门造车,才华上可能有点子耀眼,但学问上未必。”
“长生公子谦虚了。”徐鹤没想到,田浩会这么说。
“不谦虚了,会试乃是天下举子的盛举,才子何其多?我一个少年人,在诗词歌赋上有那么一些灵光,但在学问上可未必能力压群雄。”田浩摇了摇头:“倒是一鸣兄你,可不能给咱们这伙人丢脸啊!这一届,能不能出个六元首,全都指望你了!”
“你可别这么说,越是这么说我越是心里没底。”徐鹤苦笑了一下:“现在不止我家里人,外头的人也都看着呢。”
田浩点点头:“那是,这次大学士是要避嫌的吧?”
“对,因为我应届,我父亲就没担任主考官。”徐朗,徐大学士,为了儿子,也是拼了。
“那你更应该争气一把!”田浩乐了:“来,这顿我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