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哥呢?分明健健康康的,非得说回京调养,西北大营说丢就丢下了……他这样的大将军,何至于连一点子兵都带不得了?
丁超想的更多,他们家历代国公爷的亲兵们,每次定国公的爵位交替,他们就会因各色缘由从营中赶出来。
这些兵丁们,哪一个不是悍卒强兵;如若在西北大营里不走,保不齐都有当上将军的……偏朝廷甚至连军户也给他们销了;这年头销个军户何其艰难?
多少军户几代人都销不了一个,偏他们西北军想销的时候,兵部就能痛快的给销了!
而那些下来的老兵们,若不是定国公府这些年不断接济,要么早早饿死、要么去做劫匪去了。
原来皇家从许久以前,便开始悄然清理定国公府在西北大营的势力了,可笑自己浑然未察。
或者说,历代定国公就没想到这一点的,他父亲那一辈,可能想到了?不然也不会中计,跟个女探子生了老三,却把老三培养成了一个文人。
可他祖父那一代,绝对没有怀疑过。
边疆未定,就怀疑起了带兵打仗的大将,这李氏皇朝还能不能好了?
以前不乐意去往皇家头上想,可现在容不得他们继续自欺欺人了。
“也怪不得皇家,他们毕竟有先例在。”田浩淡定的吐槽:“没有重蹈宋朝的覆辙,是因为有前车之鉴,不过他们也对兵权十分敏感。”
“不可胡言乱语。”大舅父习惯性的呵斥了他一句。
“大舅父,这里就您三位长辈,和长生在么。”田浩吐了吐小舌头,俏皮灵动又可爱:“外人面前我可不敢瞎叭叭,这不是就咱们自己人么,在哥哥们跟前儿我都不这么说。”
我会说的更直接!
因为少年总是比三个老顽固,更容易接受他的新颖论调。
“府中有旁人耳目,可以清理掉么?”大舅父不愧是带兵打仗的人,一想到这个,就马上想清理掉那些探子。
“您知道谁是探子?谁不是么?探子的背后主子都是谁?”田浩无奈的道:“朝廷的,皇家的,旁人家的,甚至是江湖豪客,黑道线人……。”
“这么一说,府里还真成了漏勺了。”大舅父脸色特别不好看。
“也不是,明面上看,定国公府还好,起码有老兵们在,没人敢放肆。”田浩苦笑了一下:“不过暗地里,探子还是探子,眼线,还是眼线。”
“你是不是见过了?”大舅父沉着脸问他:“说实话。”
“大哥?”二舅父却有些悲哀的看着大舅父,三舅父莫名其妙的看了看二舅父,又瞅了瞅大舅父,有些不明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