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他应该不会再执着。”
“但愿吧。”
林重影一出屋子,打眼看到院子里的人,心头一跳。
赶紧上前见礼,小声唤着“父亲。”
林同州背着手,“嗯”了一声,示意她自去忙自己的,不用管他。而他则坐在院子的凳子上,欣赏着那些花花草草。
阳光正好,自带暖意。
他静静地坐着,不知在等什么。
忽然他闻到茶香味,转头看去,只见养女在给他倒茶。
“我坐会儿就好,你也去歇一歇吧。”他说。
林重影应着,正准备退下时,被他叫住。
他迟疑一会儿,问:“你母亲有没有哭?”
“没有。”
或许方才的事,他也看到了。
林重影暗忖着,又道:“母亲心思通透,看得明白,也想得明白,她早已放下,睡一觉应该就好了。”
林同州看着她,若有所思。
一开始,是还人情,这事是夫妻俩商量后的决定。
后来大顾氏对她上心,真当成女儿来养。林同州身为丈夫,见妻子欢喜,也跟着欢喜,但所有的接受和喜欢,和她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父女俩生疏,从认亲至今没说过几句话,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单独说话。
“你母亲喜欢你,有你在她身边,她比以前开心多了。”
“我也喜欢母亲,母亲通透豁达,遇到她是我的福气。”
林重影看得出来,父亲很在意母亲,夫妻俩的感情也很好,然而这种好隐约隔着一层没有说破的屏障。
“你母亲…有没有和你说过什么?”林同州这话一出,立马后悔。
求亲之前,他见过大顾氏。
当年他在谢家族学上学,曾见大顾氏去学堂找过谢清澄。两人就在学堂外面说话,恰巧被他撞见。
只一眼,少女慧黠灵动的模样就入了他的心。
他知道她是谁,也知道她和谢家的三公子要好,更知道他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之大。他将自己的心动仔细藏着,生怕被人瞧出端倪。
后来谢家三公子突然意志消沉,少女也再没在学堂出现过。他听人说起,才知谢家三公子欲求娶自己的表妹,却被拒绝的事。
再后来,他在书铺子遇到她,有了交集。
求娶时,他做好了不成事的心理准备,万没想到她居然说出自己拒绝的理由,理由是她不能生养。
他欣喜若狂,因为他根本不在意。
这么多年来,他们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再是琴瑟合鸣不过。但是他知道,有些事和有些人他都不能提,也不敢提。
正如林重影猜的那样,先前大顾氏和林同州说话时,他就在不远处。
“我的意思是母女之间更多话些,你母亲她有些话不便对别人说,或许和你能说上几句。你多安慰她,多陪陪她……”
“父亲是不是想问,我母亲是不是还在意以前的事?”
“……”
林同州讶然,一时不知如何以对。
林重影坐到他对面,神情严肃,目光清澈,“从生到死,是一条路。这条路有起点也有终点,路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他们有的只是过客,有的会陪我们走过一段路。如果幸运,我们会遇到一个人,一个能陪我们走到终点的人。对于母亲而言,父亲就是这个人。”
林同州心受震动,也大感出乎意料。还以为这孩子是个怯弱乖巧的,没想到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你…你这话听着老气横秋的,倒不像你这个年纪能说出来的话。”
“我是年纪不大,可我总觉得过去的岁月太过漫长,漫长到像是走到了终点。”
“孩子……”
“父亲不必为我难过,过去种种已是过去。如今我有父亲和母亲,宛如新生,我很是欢喜。”
林同州终于明白,为何妻子喜欢这个孩子,这孩子的性情和他那睿哲明理的丈母娘有几分相似。
等到林重影进了厢房,他下意识往正屋看去,一眼对上妻子含笑的眼。
大顾氏对着他笑,那眼神仿佛在说我都听到了。千般万般的情意和千言万语想说的话,尽在不言中。
*
谢家最近的姻亲,从谢老夫人的娘家算起,到几房儿媳的娘家。有洪阳周氏、汝定王府、潭州陆家、昌平侯府、合州顾氏、孟家,叶家,以及在临安的纪家。
这些姻亲陆续抵达,叶家人和孟家人到来的次日,由谢舜英牵头,办了一次家中的闺中小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