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英爱的询问,羽生秀树倒是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这女孩还没经过娱乐圈的洗礼,向上钻营的心思应该不强才对,谁想会主动的这么快。
不过对方或许也只是好奇,便向他问了一句,心中并未有别的心思。
但无论如何,既然李英爱主动了,那倒也省的羽生秀树许多麻烦。
毕竟他之所以借着刘德华的名义,花费“巨资”请这些人来这里吃饭,心中自然也打着别的小算盘。
李英爱这样的南韩美人,渣男自然是宁杀错不放过,让对方成为他集邮名单的一员。
对付这种年纪尚轻,涉世未深的女孩子,羽生秀树不要太有经验。
凭借他的外表,稍微伪装个深情人设,虚情假意一番攻略,欺骗对方的感情并非难事。
只是这样做除了太过浪费时间外,羽生秀树本身也不喜欢用感情骗人。
所以对付这种出身普通的女孩子,他更喜欢从物质方面下手。
让女孩见识以往从未见过的世界,体验人间最顶级的繁华,享受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奢靡。
再然后,便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了。
有些高度一旦站上去,习惯了他人眼神中的羡慕,适应了周围人口中的奉迎,又怎么会愿意重回底层挣扎?
体验过“天宫”的生活,朴实无华的日子就会变成原罪。
人性中的弱点一旦被击穿,想要弥补千难万难。
这世上能参透红尘俗世,将奢靡当成过眼云烟的大毅力之辈,又能有几个呢?
别说他人,羽生秀树自己就做不到。
如今的他越是成功,越是富有,便越不想回到以往的日子。
当然,对付女孩子也不能全靠物质,利用他的外在条件,再稍微付出一点温柔与“感情”,三管齐下,自然能事半功倍。
因此当他面对李英爱的提问时,并未故作高冷,也并未刻意的放低姿态,而是态度平常,就像与刘德华聊天一般,随意的和李英爱聊起了香江娱乐圈的事情。
而他这样的态度,让李英爱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生出一种,“羽生秀树原来是这个样子”的感觉。
虽然外表如此出色,虽然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但却如此的温柔随和,如此的平易近人,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份普通,而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感觉。
很显然,已经被渣男迷惑的李英爱,并未注意到包厢里的其他人,在羽生秀树面前那谨慎卑微的态度。
比如羽生秀树正在和李英爱聊天,有位不长眼的家伙想要来敬酒,立刻被羽生秀树一个凌厉的眼神,吓的噤若寒蝉,完全不敢动弹。
然而正听羽生秀树讲述香江娱乐圈故事的李英爱,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件事的发生。
待羽生秀树说到最后,李英爱当即露出满脸的向往,“真不愧是香江电影,连幕后的故事都如此精彩呢。”
羽生秀树故意问,“李小姐也对电影感兴趣吗?”
李英爱回答,“是啊,我喜欢看电影,也对演员行业非常向往。”
羽生秀树问,“所以拍摄广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英爱眼神期待的说,“虽然还在读书,但也会试着朝演员行业努力,或许等毕业了,我会去参加电视台的演员选拔呢。”
羽生秀树说,“祝李小姐心想事成,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就能在南韩的电影院里,看到李小姐和刘德华主演的电影。”
听到羽生秀树的话,李英爱先是高兴,但再看了眼旁边的刘德华后,又紧跟着沮丧道。
“广告和电影不一样,那种未来我可不敢奢望。”
李英爱之所以如此反应,倒也不算夸张。
八九十年代,香江电影的收入越来越依赖外埠票房,并且占比随着时间也越来越大。
这其中,除去湾湾这个本就是华语电影的市场以外,南韩首当其冲,比新马,以及霓虹各地区还重要。
在南韩电影市场中,要论香江明星的综合影响力,程龙首当其冲,张国荣紧随其后。
刘德华则与张国荣在伯仲之间。
甚至在票房上,张国荣也不及刘德华。
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南韩电影市场,刘德华在南韩一共有十七部电影冲入年度票房前十,共拿过一次年度票房冠军,两次票房亚军。
其中单单在首尔地区,观影人次十万以上的有九部,二十万人次以上的有五部,三十万人次以上的有三部,最高的一部观影人次达到了三十七万以上。
单论同时期的南韩票房成绩,程龙当然断档领先,吊打所有华语明星。
但刘德华却也在程龙之下一枝独秀,远远甩开一众前辈和同时期的明星。
这也是为什么,刘德华在香江电影市场虽不如双周一成,但片方却喜欢找他拍片的原因。
强大的海外人气与票房号召力,正是他问鼎天王的资本。
即便现阶段的刘德华,还没有创造出上面的票房数据,但照样凭借《至尊无上》,《天若有情》,《摩登如来神掌》等电影在南韩的成功,于南韩获得了超高的人气。
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顶流明星。
所以对于还没成名,默默无闻的李英爱而言,能和刘德华拍摄广告,已经算是意外之喜。
和刘德华一起主演电影?别说是她,就算是如今已经成名的南韩演员,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毕竟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华语娱乐圈都是相当排外的,影视观众对于海外演员也缺乏认可。
外部票房虽然对香江电影很重要,但本埠票房才是根本,没有哪个制片公司会为了外埠票房,找没有本埠号召力的演员担任主演。
当然程龙的电影除外,对于影迷来说,程龙电影不管有多少人演,不管别人的戏份有多重,主演始终就只有程龙一个人。
想到这里,羽生秀树看了眼刘德华,却突然冒出一句,“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
“什么?”
李英爱完全没听懂羽生秀树的意思。
不过羽生秀树却没有第一时间向李英爱解释,而是转头用国语问陈淑芬。
“陈经理,有没有想过开拓国际业务?”
本就是精明人的陈淑芬,在听到羽生秀树的话后,立刻将目光看向李英爱,上下打量一番后说。
“底子确实不错,先生想让我签下她?”
羽生秀树却说,“虽然我是恒星娱乐的投资人,但如非必要,我不会干涉恒星娱乐的业务,签与不签,全看陈经理的选择。”
陈淑芬迟疑道,“她的形象虽然不错,但想要在香江立足却很难。”
羽生秀树提醒,“不知道陈经理还记得当初Beyond乐队是怎么出道的吗?”
此言一出,陈淑芬顿时双眼一亮。
当初Beyond乐队先在海外扬名,转而再回港发展,借助海外的影响力,直接便抬高了在香江的咖位。
虽然现阶段娱乐圈还没有“出口转内销”的说法,但羽生秀树给Beyond乐队制定的出道策略,堪称神来之笔。
事后虽不知道被多少业内人士称赞与模仿,但却无一人能像Beyond乐队那般成功。
这其中固然有后来模仿者对比Beyond乐队,实力相距甚远的因素。
但更多的原因,其实还是操作者缺少云上系在海外的资源。
毕竟当初Beyond乐队出道的时候,云上娱乐能从欧美到亚洲,帮Beyond乐队拿下各种奖项,公关大量音乐人进行吹捧造势。
可其他公司完全没有云上娱乐的实力,想要在海外造势,自然也是有心无力了。
其实别说其他公司,就算是云上系自己,在Beyond乐队之后,也没有再进行过这种操作。
毕竟为了捧红艺人,要动用世界范围的资源,整个云上系有这样权利的,也只有寥寥几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