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群臣劝谏(2 / 2)

“皇城宫禁,甲胄森严,龙气所钟,乃护卫圣体万全之地!陛下安危,系于天下万民之心!若轻涉险地,万一有一丝一毫差池,陛下何以面对列祖列宗?臣等何颜面对天下苍生?届时纵万死,亦难赎罪之万一!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以社稷宗庙为重!安坐大内,方为正朔明君所为!陛下三思!三思啊!!”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一片沉寂,但气氛却紧绷到了极点。

韩爌和刘一燝虽然没有再抢着发言,但面上那份“忠臣忧君”的神色更浓,显然完全赞同左光斗的观点。

后面那些六科给事中和御史们,更是目露激赏,只觉得左佥都御史这番掷地有声的谏言,说出了他们不敢也不能直言的“忠君体国”之心!

他们无声地挺直了腰板,仿佛共同铸成了一道无形的城墙,要用“祖宗规矩”、“圣学道理”和“圣躬安危”这三面坚不可摧的盾牌,将这位年轻皇帝所有不合他们心意的“离经叛道”之举,都挡在深宫之内!

整个乾清宫仿佛充满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悲壮气息。

清流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年轻的皇帝在他们的“铮铮铁骨”面前,不得不低头,收回那些不合规矩的念头,重新回到他们为其规划好的“读书养性、垂拱而治”的道路上。

朱由校静静地听着,手指在紫檀御案上漫不经心地画着无形的圈。

他的目光从慷慨激昂的左光斗,移到满脸凝重的韩爌、刘一燝,再扫过后面那些或激动或紧张的清流面孔。

他没有动怒,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极其细微、带着深深讥诮和冷漠的弧度。

呵,说得多好!多冠冕堂皇!

字字句句是“为君分忧”,核心不过是:

内廷改制?——休想!动了祖制开了口子,你以后是不是还要改革朝堂,那外朝文官的特权地位还怎么保证?

出宫亲历?——休想!皇帝就该是个吉祥物,被隔绝在深宫,信息只能由他们这些“贤臣”筛选后提供!你出去看到了真实世界,他们的“道理”还靠什么来哄?

年幼冲龄?——你年纪小,不懂事,要多听听我们这些大臣的!治理国家的“正途”必须是“皇帝读书听讲,大臣掌舵行政”!

这番组合拳,抬出“祖宗成宪”压制“内廷改制”,打出“冲龄年幼”要求皇帝“安处深宫读书”,再用“圣躬安危”的大帽子封死“帝王出巡”的可能。

核心就是一个:把皇帝锁在深宫里,读书养性,将实际的政务运转、规则制定权,牢牢把握在他们这些熟读圣贤书、通晓祖宗规矩的“贤臣”手中。

最新小说: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大周第一婿 明末隐龙 带物资系统穿成极品亲闺女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两京十五日 有情有义逍遥七皇子 饥荒年成军户,开局领异瞳姐妹花 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