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号,陈勇飞陪着父母送陈勇阳去学校报到,南大附中离南大只有两条街的距离,陈勇飞正好带周梅他们逛逛自己的学校。
京市师范大学的新生报到日期为十号到十三号,陈勇阳开学的第二天,陈星和陈露姐妹俩便踏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车。
周梅顾不上伤感,满脑子都是开饭馆,简直跟魔怔了似的。
“所以我们饭馆叫什么名字?”四人围在大堂,商量开店的事宜,周梅文化不高,下意识看向陈晚。
陈晚做衣服的确在行,然而给饭馆取名,他同样抓瞎。
陈家菜馆、周氏私房菜、香满楼、百味斋……陈晚绞尽脑汁,把想到的名字全写下来让周梅挑。
周梅犹豫半晌,选了陈家饭馆。
“行,我下午找人做招牌。”陈晚包揽了饭馆的后勤,“大嫂你每天把第二天要买的菜列个单子,交到服装厂,我叫食堂的人顺道一起买了。”
“不用,你告诉我们哪能买菜就行。”周梅不愿让陈晚徇私,无规矩不成方圆,他当领导的更要以身作则。
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是准备好的,陈晚加急定做了招牌,周梅一合计,把开业时间定在了周天。
开饭馆的菜当然不能马虎,周梅连着试了四天菜,总算满意,作为被试菜的对象,陈晚和许空山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大鱼大肉是好吃,但天天吃顿顿吃也会腻的。
开业当天,陈二姐、陈五姐前来帮忙,擦得锃亮的桌椅板凳摆得整整齐齐。系着红绸的招牌挂在大门正中央,陈勇飞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瞬间传遍小镇。
“谁家放鞭炮呢?”不知情的人好奇发问。
“陈家饭馆今天开业,听说老板是服装厂厂长的亲大哥。”
“不止呢,制药厂的许主任跟他们的关系也好得不得了。”
大伙越八卦,感兴趣的人就越多,鞭炮的烟雾散尽,凑热闹的人几乎将饭馆围了起来。
周梅天不见亮就起床备菜了,米饭蒸了两大甑,土豆丝、豆芽、肉片、炸好的鱼,分门别类地放在灶台后的长案上。
因为不清楚有多少人光顾,周梅不敢多备,长案的菜大概够翻两轮的。
“前进,你说万一没人来怎么办啊?”周梅忐忑地拽着围裙,饭馆前期投资陈晚出了那么多钱,亏了她得心疼死。
“肯定有人来的。”陈前进强自镇定,他看得透彻,开业前两天有陈晚和许空山兜底,两个厂子绝对会照顾他们的生意,往后成不成,全看他们的本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