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740章 各人心思

第740章 各人心思(1 / 2)

('一众枢密大臣商议之下,辛未方案的框架,逐渐显现出来。

总体来说,就是为辽东军队决战,创造最有利的态势。

袁可立和孙承宗这对老朋友,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准备打好这一战。

会后,负责制定具体方略的参谋部长杨嗣昌,私下里向袁可立道:

“袁公,一战而定胜负,风险实在太大了。”

“为何不再等两年,等新武器装备了再说?”

袁可立叹了口气,说道:

“我们能再等两年,其他人能等下去吗?”

“辽饷每年都要五百万两银子,背着这个负担,新武器什么时候才能装备上?”

“别说皇上对辽东军队花这么多银子不满,就是后勤部、装备院的官员,对此也有怨言。东江、朝鲜等地,更是怨气冲天。”

“这一战无论胜算有多大,都是必须要打,让辽东军队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否则就按朝廷命令裁军,把军费用于其他方面。”

杨嗣昌闻言默然,对此不太赞同。

在他看来,只要熬过这两年,大明的局势就会大有改观。

只需要暂时增加两年税收,就能把新武器快速装备上去。

可惜当今皇帝增加新税种的同时,对受灾地区一直都在减税,还花费大量钱粮用于移民和救灾。导致朝廷的财政收入处于紧张状态,无法挪出更多的钱做军费。

如果能把用于移民的百万两银子和粮食用于练兵,他觉得效果一定更明显。

说着这个想法,袁可立摇了摇头,向他道:

“你啊,在治国上还是稚嫩了。”

“皇上为什么花费这么多钱粮用于移民和救灾?是因为天灾之下如果不给灾民活路,他们就会造反。”

“这种内忧对大明来说才是更要命的事情,反而建虏那边,只能说是外患。”

杨嗣昌对此不解道:

“外患就不如内忧吗?”

“下官以为建虏兵强马壮,远胜西北造反的流寇。”

“那些流民军只要有三千精锐就能击破,实在称不上多么大的忧患。”

袁可立身为戡乱救灾委员会的主任,对大明当前的情况更了解,反问杨嗣昌道:

“文弱不会以为,流寇一直就是这个规模吧?”

“若非皇上把灾民一直往外迁徙,那些人就会被流寇裹挟。”

“现在流寇是不堪一战,但是如果杀之不绝,打上几年仗后他们还会这样吗?”

“大明最大的忧患从来不在外面,而是在于内部。”

“只要内部治理好了,朝廷钱粮充足,民众勇于参战。大明什么样的敌人胜不了,区区几万建虏又何足道哉?”

这番话听得杨嗣昌若有所思,低声向袁可立道:

“皇上同意辽东军队去打,也是为了解决内忧吧?”

“说实话,对于辽东裁军这件事,我的心里一直有些不安,怕辽东闹出兵变来。”

“咱们都知道鹰扬军现在的战力,那些辽东的人可不知道。他们可不会因为区区三千鹰扬军,就吓得不敢闹兵变。”

“若真闹出事来,只怕朝廷上下都不好看。”

“送他们走上战场,确实是裁军的好办法。”

袁可立就是以这个理由说服皇帝的,但是面对杨嗣昌,他却不能承认。对此不置可否地道:

“无论如何,这件事都是辽东将士提出的。”

“他们那边如何打,枢密院不要多插手。”

“参谋部让辽东军队呈上作战方案即可,多从全局考虑,统筹各支军队。”

“无论辽东那边战况如何,只要其他几路有一路取得战果,就是枢密院的功绩。”

杨嗣昌这下明白了,皇帝和袁可立是顺水推舟,放任辽东军队去打这一仗。

至于结果如何那是根本不抱期望的,无论是胜是败,对朝廷都是有益:

胜了可以推进复辽大业,尽快结束辽东战事取消辽饷。

败了也能趁机裁军,把辽东军费削减一些。

所以这件事情,他是不能沾手的。否则一旦战败,责任就要由他承担。

应该如袁可立所说,让辽东军队自己制定作战方案。

怀着这个想法,杨嗣昌的精力自然放在其他几路上,尤其是他曾经去过的草原。

自觉对草原颇为熟悉的他,打算完成三个都护府的组建。让他们在草原上出击,把建虏的一部分兵力牵制在这边。

袁可立则在临别时又嘱咐他:

“多和你父亲交流一下,了解西北的局势。”

“朝中以前就有复套之议,把陕西移民就近迁徙到那边。”

“以前套虏强盛这件事情被否决,如今套虏都被建虏击破了,可以再问问陕西众将的意见。”

“如果能把灾民送去河套开垦,也能减少些移民花费。”

杨嗣昌闻言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又问袁可立道:

“河套那边分封吗?”

“如果分封的话,应该能吸引更多人去。”

袁可立琢磨了一下,说道:

“皇上对此没提,但是从大宁都护府来看,漠南三个都护府,都是能分封土地的。”

“但是长城五百里之内最好是卫所,完全由都护府掌控。”

“这些塞外卫所世官的土地也是按方里,可以拥有数十方里世业田。”

“将来九边的卫所,都会有一些迁移去塞外。”

杨嗣昌这下心里有谱了,甚至在思考要不要让父亲去草原上立功,为杨家挣得一块领地。

——

陕西,杨鹤的心情远没有杨嗣昌那么轻松。

作为三省剿匪护军使出征的他,看着遍地的灾民,忧心忡忡地道:

“山西灾民遍野,流寇一旦散开,就会蔓延开来。”

“灾民必须要抚啊,只有以抚为主,方能断绝流贼来源。”

又疑惑不解地询问山西巡抚耿如杞:

“灾民如此之多,为何不让他们通过延沧公路移民?”

“这些府县官员到底怎么想的,既不赈灾也不让他们迁徙?”

耿如杞闻言脸色通红,有些恨恨地道:

“耿某识人不明,被这些官员蒙骗。”

“他们为了保住政绩,欺上瞒下不把灾民和受灾情况报上来。”

“不让灾民外迁,自然是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出去。”

他现在对山西官员恨得要死,就是这些人欺上瞒下,给他埋下这么大雷。

而且这个雷在他任上就爆了,陕西流寇一入境,便有很多灾民依附过去。

以至于山西匪患越来越严重,竟然甚于陕西。

最新小说: [综漫] 都二次元了抽象点又怎样 [鬼灭同人] 社恐剑士不打低端局 [????] ????????? [综漫] 我的角色卡是Mafia大小姐 我在江南开饭馆[综武侠] [娱乐圈同人] 我重生了 [名柯同人] 警部补是摸鱼预备役 [娱乐圈] 只想追到你 [火影] 遥望彼方的你 满门反派疯批,唯有师妹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