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承见小余好似生气了,便也加快脚步追上去,并主动岔开话题,“午时爹娘恐怕回不来,我们两个吃些什么?”
姜余果然一下就被带偏了思路,“嗯,让我想想。”
感觉姜余脚步速度恢复正常,顾文承微微松了一口气。
原身常年坐在书院学习,身体素质本来就一般,现在又加上身体还没好全,要是走快了,他还真不一定能追上小余,看来锻炼身体什么的,也要加上日程了。
乡间春日的微风拂面,顾文承耳边是姜余的说话声,他感觉自己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放松过了。
精神层面的放松,让他整个人都舒展开来。
其实刚刚姜余只是说对了其中一点,顾文承还有另外的考量,那就是拉拢人心。
人心是贪婪的,可能刚开始有人会觉得分给他四成可以,但是等真正赚钱了以后,不免有人在背后使坏,并抱怨不公平。
他过些日子肯定得去县城继续读书,爹娘到底是长辈有他们自己在村里的社交圈子,但是留小余一个人在村里,他不放心。
因此,他现在主动站出来,把一成利上交给族里,这样以后若是村里有人说闲话,自然就有受益的人站出来替他们辩驳。
不知不觉,二人走到他之前在祠堂时,提到的那块高地附近。
姜余看着远处山坡,那山坡上的地势到是很平缓,也没有什么大树,但是山坡的南面是个高达三米的断面,断面底下就是水流。
“那就是文承哥在祠堂时和二伯说的就是那块地吗?的确是个好地,就是离水渠太远了。”
说着他指向下面,那块山坡的南面呈现出来将近90度的断面,坡面的下面就小河。
这个水河的宽度大概也就四五米,深度也就一米多深,别看小河不大,但整个长坪村的水都是从这里流来的。
姜余道:“这河和上面那个坡的高度齐平一些,那就不用愁水源的事情了。”
姜余一句话突然打通了顾文承的思路。
对啊,若是水源和坡面齐平,开荒的事情他就完全不用愁了。
刚刚他怎么没有想到呢?就是在此处建一个水车的事,河沟里的水长年流动,建一个水车,正好把低处的水引向高处。
再在山坡上面挖些水渠,这样一来也就完美的解决了山坡处水源的问题。
顾文承看向姜余道:“小余你真是太聪明了。”
姜余一脸问号的看向相公,他怎么就又聪明了?
顾文承刚想说什么,就看见前面走过来一个姑娘,这姑娘看上去大概十五六岁左右,穿着一身靛蓝色的褂子,皮肤偏白,在才看见顾文承以后,脸上露出明显喜色。
她小跑回来,看向顾文承眼睛里,似乎有千万种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