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鹤轻笑一声,说得倒是好听,到底为什么,心里有数就成了。
谢锦书与凌云鹤辞别,回去筹备银子,凌云鹤也顶着寒风回了凌家。
这一场大雪,让整个京城也蒙上一层阴影,京城尚且如此,不知道行军路上的陛下如何,也不知道边城的将士百姓又如何。
宋云昭忧心忡忡,却也无可奈何。
这一边太后的病情有加重之势,到底是年纪大了,云昭也不敢怠慢,让太医院的太医轮番在寿慈宫当值。
她不喜太后,却不能让太后在皇帝出征时有个好歹。
又要顾着太后的病情,还要照看两个孩子,封赜读书没有中断,每日由安顺跟着继续去前殿读书,岳观澜跟杨惟清也依旧日日进宫伴读,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再让两个孩子来回奔波也不是好事,她琢磨着进了腊月就让他们休课。
好在封韫是个性子乖巧的孩子,云昭坐在一旁陪着他,他就能很开心。
等封赜下课回来,封韫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哥哥身上,小哥俩叽里呱啦言语不通还能交流,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季云廷跟宋浡然忙于京城雪灾的事情,六部更是忙成一团。
这一日,云昭探望太后回来,舒妃顶着风雪追上来,对着她说道:“眼瞅着要进腊月了,怎么前头一点消息也没有?”
宋云昭自从封奕离京后,也没接到一封信,心中自然是担心,但是也知道肯定是大军连夜赶路,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暇给她写信。
“至少要等御驾抵达边城才能有消息送回京,这种天气下,要比平日多费心日子,咱们不能急。”
舒妃怎么不急,她一个这么懒的人,现在都请了佛像单独辟了一间小佛堂,日日要烧香念佛祈求陛下能一战告捷。
“太后娘娘这次风寒一直不见好,太医院那边说是要慢慢的养着,急不得。”舒妃看着宋云昭慢慢说道,“我想着寿慈宫那边多加三分的炭例,你看如何?”
宋云昭自然不能同意,想了想说道:“就把二皇子那一份补到寿慈宫去。”
“这怎么行?”舒妃不同意。
云昭看着她,“今年天气比往年寒冷,各宫的炭例都有所增长,宫中剩余的份额已经不多,还要备着年下用。二皇子与我整日待在一起,将他的份例拿出一半还是够用的。若是动了别处的,到时候就不好补上了。”
舒妃正是为难才来跟云昭商量,听她这么说,只能点头道:“就是委屈二皇子了。”
“他一个小孩子,现在跟我一处,算不上委屈。再说,太后娘娘为重,陛下征战在外,咱们可不能让寿慈宫出现任何的意外。”
舒妃点头,“我现在每日都要去走一趟,安嫔现在搬到了寿慈宫侍疾,服侍太后倒是尽心尽力,有她在身边,太后瞧着气色还不错。”
宋云昭听着舒妃提起安疏桐,脚步微微一顿。
第489章 :有种不太妙的预感
“安嫔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女,侍奉周到也是应该的。”宋云昭并不去分说安疏桐如何,这一位在书中也是重量级女配角。
秦溪月倒了,她还在,以后会如何发展且不好说。
反正她现在就秉着敌不动我不动的架势,若是安疏桐聪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以后自然能太太平平过日子。
但是,不管是太后还是安疏桐都是有野心的人,她不知道她们能不能放平心态,不再去争。
舒妃没听云昭话里的深意,只道:“你说的有道理,当初她能进宫全凭太后。”
两人说完事在岔路口分开,各回各宫。
宋云昭踏进瑶华宫的正殿,一阵暖意拂面而来,整个人都觉得舒展开来,外头太冷了。
靠着熏笼暖一暖身子,将身上的寒气驱散,这才进了内殿,就看到奶娘正带着封韫玩儿。
听到云昭的声音,封韫的小脑袋转过来看着她,云昭望着儿子露出一个真切的笑容,上前一步把人接过来抱进怀里。
小小的人儿,现在已经开始学着坐了,只是还坐不稳当。
奶娘弯腰退下香雪几个人送上茶点来。
云昭一口热茶下肚,就看着封韫的眼睛一直盯着她的茶盏,她不由一乐。
“你现在可不能喝这个。”云昭笑道,让人拿了温好的牛乳来,自己拿着小勺子一勺一勺地喂他。
封韫小口小口地喝着,喝得开心了,手舞足蹈的很是可爱。
降香掀起帘子进来,福身一礼,这才开口说道:“娘娘,六尚局跟内作院那边的管事求见,您看什么时候得空见一见?”
这个时候找她,大抵是为了年下的事情。
今年封奕不在宫里,但是宫宴还是要办的,只不过云昭不想大张旗鼓地,就想只宫里的嫔妃聚一聚就罢了。
这个时候若还是要命妇进宫,就太张扬了。
想到这里,就对着降香说道:“让他们后日来。”
“是。”降香出去传话。
云昭看向香雪,“等得了空你去翠微宫走一趟,请三妃商议一下年宴的事情。”
“奴婢记下了。”香雪应下。
宋云昭看着又做不倒翁的儿子往后倒,忙伸手扶住他惹得他笑得更开心了。
云昭烦闷的心情也跟着舒畅几分,还不等她缓口气,寿慈宫那边派人过来了,太后娘娘请她过去一趟。
云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