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洪秀全,一定会认为,他取得了“成功”因为千万军民的顶膜礼拜挡住了他的视线;繁花似锦的江南春早阻滞了他的思想;面若桃花的红粉佳人迷惑了他的心境。洪秀全认为,他已经走到了成功的顶峰,他可以安安稳稳地“享受”了。
事实,这个时候,严冬刚刚开始。
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仅占有南京、扬州、镇江三城,人口土地都远不及满清的十分之一。从军力上讲,太平军虽号称五十万,但能战斗的部队仅在20万人左右,和百万清军相比显然差距很大。这时的太平天国,不但没有成功,而且艰苦的战斗刚刚开始。
所以说,定都南京不管是对是错,对太平天国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但遗憾的是,洪秀全把这个起点当成了终点。
到了南京以后,洪秀全、杨秀清们主要做了四件事:盖房子、选妃子、摆谱子、护院子。首选先是大兴土木,修建天王府、东王府等各个豪宅,以供自已享受。太平天国修王府,即使在南京最艰难的1854年和1858年都未停止,所费之巨,令人吃惊。其次是选嫔妃供自已享乐,洪秀全有正式嫔妃80余人,杨秀清也不示弱,其余各王都是广置后宫。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选妃之事一直未断。相比之下,救了大清的曾国藩算是可怜的,找个贴身丫环还担心人家说三道四。第三是摆谱子,进南京后,洪秀全就再也未出京门一步,普通的太平军将士想看一眼领导都不可能了。洪秀全即使在南京城内出行,也是百人随行,前呼后拥,路边行人皆需下跪,好不威风。革命尚未成功,领袖就成了这个样子,革命又如何成功?第四是护院子。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就失去了主动进攻性,主要军事行动都是两个目的,一是确保天京的安全,二是为天京筹粮,推翻满清的宏伟战略目标变成了想方设法保护自已的安乐窝。
读鸿门宴一文,范增对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是个小混混,贪财好色,现在进入咸阳了,一分钱不要,一个美女也不找,看样这小子志气不小啊。一定要除掉他!
同样,朱元璋进入南京城时,也打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旗号。朱和尚并不贪恋南京的繁华,多次亲率大军外出征讨。按他的话说:不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怎么能睡安稳呢?
历史上早有教训,可洪秀全却不懂,可惜。洪秀全之败,不是输给满清;不是输给曾国藩,而是输给了他自已。历史一再验证这个道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