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年届三十的男人,我经常会有莫名其妙的恐慌感,会有突如其来的心灵感伤。我现在的生活和童年的想象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虽然童年的幻想毕竟只是一种憧憬而已,但我仍然会有强烈的失落感。我对自已无力改变现状而感到悲哀,为自已的生活一眼望穿感到恐惧。我的生活就象一列定型的火车,在预定的轨道上无力地驶向可以想象的终点。
每个人都会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但很多人都会忽略自已选择的重要性,因为他往往自信自已能够轻易回头。
1994年,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显现出来。特别是我们文科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到了大三时就已明显感觉到了就业的压力。为了给自已的未来上个保险,和许多同学一样,我不得已做了两手准备,一面下功夫读书考研,一面频繁联系,通过家人寻找工作。
幸运之神在那时惠顾了我,也同时把选择的痛苦压给了我。
94年4月,我接到了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复试通知书。我报考的专业并不好,竟争也不激烈,一共招收10人,才有7人达到复试线。因此,只要我去面试,录取是没有问题的。
可几在同时,我也接到了家里的电话,本市的机关愿意接收我,欢迎我回去。只要我回去上班,一个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职业就在等着我,这对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不易非常满足的事了。
我意识到,我已处在一个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
我不是没有意识到选择的重要性,可能决定我一生的生活方式。但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说实话,与今天的学历贬值不同,当时的研究生还是十分走红的。可我报考的专业不好,这是令我感到缺憾的地方。另一方面,走进机关还是令我十分向往的,虽然人人都说在机关里混没有关系没有后台可能当一辈子办事员,但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进了某市某某局,穿了一身制服本身就是光宗耀祖的事。
我的思想在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