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册封郭子仪(1 / 2)

后宫。

金仙公主最后那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苏绾的脑海中炸开,震得她整夜无眠。

皇后?

母仪天下?

这两个词,像两团鬼火,在她眼前飘来荡去。

她翻来覆去,锦被冰凉,怎么也暖不热。

她只是个才人,一个被皇帝当作棋子的才人。

金仙公主的话,究竟是提点,是试探,还是一句不经意的……

期许?

苏绾不敢深想,越想,心就越乱。

次日,天还未亮,宫中的钟声便已沉沉响起。

太极殿,神武朝的第一次大朝会,即将开始。

天光晦暗,巨大的殿宇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地匍匐在长安城的龙首原上。

殿前的白玉阶上,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品阶分列站好,鸦雀无声。

冷风卷着残雪的寒气,吹动着官袍的下摆,却吹不散那股凝滞在空气中的压抑与紧张。

每个人都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算计。

位列文官之首的右相李林甫,半眯着眼,神情一如既往地高深莫测,对周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而他身后不远处的赵奕,脸色却有些发白,紧紧抿着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他们都在等。

等那个以雷霆手段夺取了江山的年轻人,等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陛下驾到——”内侍尖锐的唱喏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

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身着十二章纹玄色衮龙袍的李璘,在侍卫的簇拥下,龙行虎步,踏入大殿。

他头戴通天冠,十二旒的玉珠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遮挡着他深邃的眼眸,却遮不住那股扑面而来的,属于帝王的森然威仪。

他很年轻,年轻得让许多老臣感到刺眼,可他身上的气势,却比久坐龙椅的太上皇李隆基还要沉重,还要令人心悸。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百官俯首,跪拜于地。

李璘走到御阶之上,转身,在龙椅上缓缓坐下。

他没有立刻叫众人平身,只是用那双被玉旒半遮半掩的眼睛,冷漠地扫视着脚下乌压压的人群。

大殿内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众人克制的呼吸声。

良久,他才淡淡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平身。”

“谢陛下。”

百官起身,重新站回自己的位置,头颅依旧低垂,不敢直视天颜。

李璘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那富有节奏的笃笃声,像是死神的催命鼓,敲在每一个心怀鬼胎的人心上。

“昨日,朕特开恩科,选拔天下贤才。今日,朕要当着诸位爱卿的面,为我大唐,为我神武新朝,嘉奖栋梁。”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但“神武新朝”四个字,却像四根针,扎进了以赵奕为首的世家门阀官员的心里。

这是在宣示,也是在警告。

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传新科状元,郭子仪,上殿。”

话音刚落,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自殿外走入。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状元红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刚毅,眼神清亮。

他不像个文弱书生,那双布满薄茧的手,和行走间沉稳的步伐,无不透着武人的干练之气。

最新小说: 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 请问,你们奥林匹斯山,是窑子吗?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万历十五年 抄家?激活军火库后,我杀疯了 我的抖音通万朝,老祖宗兴奋麻了 大虞第一驸马爷 大宋的智慧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手眼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