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镇定,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发自心底的寒意。
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希望?
或许,这位以雷霆手段登基的新君,真的有办法,应对这场天倾之祸?
李璘的目光,扫过殿下的每一个人。
“国难当头,尔等身为朝廷栋梁,不思如何应对,却在此地,如丧家之犬般惊慌失措,成何体统!”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敲在众人的心上。
“朕,羞与尔等为伍!”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皆是面色涨红,羞愧难当。
不少人,已经冷汗涔涔,双腿打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尤其是太子李亨,他刚刚也在人群中,和其他人一样,表现得惊慌失措。
此刻被李璘的目光一扫,更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被当众扇了一巴掌。
他这个做了几十年太子的人,在心性上,竟还不如一个刚刚登基的毛头小子!
李璘没有再去看那些废物。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跪在地上的传令兵身上。
“你,起来说话。”
“叛军,现在到了何处?沿途州县,反应如何?”
那传令兵被李璘的气势所慑,身体一颤,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恭敬地回答道:“回、回陛下,叛军前锋,已过蓟州,正向……正向涿州进发!沿途郡县,望风而降……守将,守将非死即降,几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这个消息,比刚才安禄山起兵,还要让人心惊。
望风而降!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安禄山在河北道的经营,已经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地步。
他振臂一呼,整个河北,便群起响应。
大唐的疆土,在大唐的内部,居然没有了任何防御能力!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刻派遣大军,前往河北,剿灭叛逆!”
朝堂上,再次争吵了起来。
只不过,这次的争吵,不再是党同伐异,而是真正的,为了如何保命,而进行的辩论。
长安城有百万兵马,何惧安禄山?
不过,满朝文武的眼中,安禄山才是真正的暴虐,凶主。
他的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林甫。
此时,李璘只想看看满朝文武的举动。
对于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翻手可灭!
“李相,你以为,该当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李林甫的身上。
这位刚刚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老宰相,此刻,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李林甫出列,躬身行礼。
他的脸色,依旧苍白。
但眼神,却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或者说,是死寂。
“回陛下。”
“臣以为,朝中诸公所言,皆有道理,但,都非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