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的眼皮跳了跳,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转过头,在众人的簇拥下,一步步走出了大殿。
另一边,杨国忠的情况则要狼狈得多。
他脸上的得意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困惑、恼怒和恐惧的神情。他想不通,完全想不通。这永王李璘,究竟是真傻,还是在故弄玄虚?
他本能地想要上前去说些什么,或是讥讽,或是试探。但当他的目光与李璘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对上时,莫名的寒意从脚底升起,让他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色厉内荏地冷哼一声,甩了甩袖子,带着他那一派的官员,几乎是落荒而逃般地快步离开了。
人潮渐渐散去,宏伟的太极殿变得空旷起来。
李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抬步向外走去。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从容镇定。
走下高高的台阶,刺目的阳光让他微微眯起了眼睛。
汉白玉铺就的广场,在阳光下白得晃眼。远处宫殿的琉璃瓦,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悠地飘过。
好一派盛世气象。
可谁又知道,这盛世的表皮之下,早已是脓疮遍布,腐烂不堪。
就在这时,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十六弟,且慢!”
李璘停下脚步,转过身。
只见太子李亨,正快步向他走来。这位大唐帝国的储君,未来的皇帝,此刻的脸上却满是掩饰不住的焦虑和担忧。他的太子冠冕都有些歪斜,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皇兄!”李璘微微躬身行礼,语气平淡。
李亨几步冲到他面前,也顾不上什么储君的仪态,一把抓住了李璘的手臂。他的手心全是汗,湿漉漉的,力气却很大。
“十六弟,你……你怎能如此糊涂!”李亨压低了声音,语气中满是焦急和责备,“你难道看不出来吗?这是父皇的阳谋,是杨国忠和李林甫给你挖的坑啊!”
李璘任由他抓着,没有挣扎。
他能感受到李亨手掌的颤抖,能看到他眼中真切的担忧。这位兄长,虽然懦弱,虽然畏惧,但这份兄弟之情,倒是真的。
“十六弟,你听我说。”李亨见李璘不说话,以为他被吓傻了,语气稍微放缓了一些,带着安抚的意味,“你放心,为兄……为兄绝不会坐视不理。”
他深吸了一口气,下定了极大的决心。
“我已经……我已经私下联络了韦见素和房琯他们,他们都是心向我们东宫的。还有,我让太子妃去求了贵妃娘娘……虽然希望不大,但总要试试。户部那边,我也派人去打点了,不管你怎么裁决,钱粮的事情,为兄会竭尽全力帮你办好此事,绝不让他们拿这个来为难你!”
李亨一口气说完,胸口剧烈地起伏着,看着李璘的眼神充满了恳切。他所说的这一切,几乎是他作为太子所能动用的全部人脉和资源了。为了保住这个弟弟,他也是豁出去了。
看着他这副模样,李璘心中掠过暖流,但转瞬即逝。
感动吗?或许有一点。
但更多的是一种悲哀。
他的这位好兄长,直到现在,还看不清局势。他还在用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试图去维护这艘早已千疮百孔的破船。他还在幻想着,只要自己足够恭顺,足够小心,就能得到父皇的怜悯和认可。
太天真了。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亲情、道理、人脉,都不过是些可笑的点缀。
“多谢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