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猪食只能是死后进入体内的,”张凯把载玻片按顺序排好,“要么是凶手为了伪装现场故意灌入,要么是尸体被扔进猪圈后,饥饿的猪群拱动时自然落入。”他指着死者嘴角的皮肤褶皱,“口角的表皮没有挫伤,也没有食物残渣的擦痕,更倾向于后者——如果是强行灌食,嘴角肯定会留下外力痕迹。”
小林突然注意到食管入口处的括约肌呈收缩状态:“张老师,这里是关闭的!”她用探针轻轻挑动,括约肌没有松弛的迹象,“如果是生前进食,食管括约肌应该处于松弛状态,尤其是在进食后3-4小时,食物已经进入胃内,括约肌会恢复正常张力,但不会这么紧。”这一发现彻底否定了生前摄入猪食的可能,也解释了为何胃内容物没有反流到气管。
张凯最后检查了死者的颞肌,肌肉深层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这是窒息死亡的另一个佐证,”他用解剖刀切开,“当颅内压升高时,颅骨与颞肌之间的小血管会破裂,形成这种特异性的‘肌肉出血’,在法医病理学上被称为Tardieu斑的深部表现形式。”他合上解剖记录,“综合舌骨骨折、颈部肌群出血、球结膜下出血、血氧异常以及肌肉出血这五大体征,机械性窒息的诊断可以100%确立,至于胃里的猪食,不过是凶手混淆视听的障眼法罢了。”
小林正在记录最后的解剖数据,她抬头问道:“张老师,死者左小腿的旧伤会不会影响死亡时间推断?”她指着一处愈合的骨折痕迹,“X线显示是陈旧性胫骨骨折,已经愈合,但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尸温下降速度。”
接下来是死亡时间的腿短。
张凯俯身查看死者左小腿的X光片,屏幕上的胫骨中段有一道清晰的愈合折线,骨痂呈梭形包裹着断裂处,密度明显高于周围骨质。“这处骨折至少愈合了8个月,”他用手指在屏幕上划出弧线,“骨痂已经塑形完成,髓腔通畅,从影像学上看,血液循环应该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他让小林调出腿部的血管造影图,“你看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显影,虽然在骨折处有轻微的迂曲,但血流速度与健侧相比只差3ml/min,这种差异对整体循环影响微乎其微。”
他拿起直肠温度计的记录数据,在解剖台上铺开死亡时间推断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