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这里有个小丫头!还有气儿!”
北境凉州城外,一场大火之后,不少士兵和普通百姓惨死火场。两国士兵陆陆续续撤退,四处躲藏的百姓悄悄冒出来,在战场寻找亲人和财物。
老秦,是凉州城一个普普通通的铁匠。他的妻子和女儿死在战火里,他的邻居在火场诸多尸体中,发现一个还有气儿的小丫头。
这实在难得。
不过战火之后,普通百姓内心那点慈悲心也被烧得七零八落,无人想救援一个有气儿的孩子,更何况还是小丫头。
“老秦,还是算了吧。你在附近找找还有没男娃活着,捡回家养。捡个女娃实在没啥用,又帮不了你干活。”邻居劝。
老秦良心未泯:“毕竟是一条命嘞。”
他将那昏迷的小丫头扒出来。小丫头看起来也就十岁,小脸糊满黑炭。老秦把她的脸抹干净,不禁怔住,因为这丫头的长相和他女儿几分相似。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老秦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小丫头病得很重,高烧不退,额头似乎还被重物砸伤。村里的大夫过来检查,说这丫头脑子烧坏了,就算救活了也多半是个痴傻儿,劝老秦赶紧把她扔了。
老秦舍不得,可他也实在没钱给孩子治病。谁知运气好,他居然在小丫头衣服里找到一块圆圆的素玉。
老秦当即去凉州城的当铺里,把这块素玉当了一笔钱给孩子买了药。这丫头身子骨很健朗,喝了几天药就慢慢活蹦乱跳。
可惜她脑子烧糊涂了,脑袋还遭到重物撞击,不记得自己的来历。
于是老秦给她取名“秦素玉”,对外就说这是自己的女儿。而年幼的秦素玉,也真以为自己是铁匠老秦的孩子。
北越和庆国的战争暂时结束,百姓们陆陆续续回到凉州城。战争结束,寻常百姓的日子也得继续过。
老秦重新开铁匠铺,生意平平,勉强够养孩子。秦素玉看着年纪小,实则异常懂事,老秦打铁,她就在旁边帮忙,干活干得很起劲。
“哎哟哟!把那块铁放下!你拿不动!”老秦看到秦素玉抱起一块黑铁,吓得连连劝阻。
可谁知,秦素玉直接把百斤重的铁抱起来了。
老秦惊呆了。
这丫头竟是天生神力!
老秦又惊又喜。
秦素玉拍去手上的灰,声音洪亮:“爹,你教我打铁呗。”
老秦摇头:“哪有小丫头学打铁的。你跟着隔壁张婆学织布,将来才好嫁人嘞。”
秦素玉跟着隔壁王婆学了几天织布,两只手被细针戳得全是血窟窿。她不学了,又回到铁匠铺给老秦打下手。
她干活儿麻利,力气又大,人还聪明,很快掌握了打铁的技巧。老秦却还是发愁,总觉得会打铁的女娃将来不好嫁出去。于是他掏出一笔银子,又让秦素玉去村外老李家学酿酒。
秦素玉揣着银子去村外,没看上酿酒的工艺,倒是对村里的私塾感兴趣。一番软磨硬泡后,私塾先生答应让她旁听。
于是,秦素玉上午去私塾读书,下午去铁匠铺打铁,晚上在家学织布。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秦素玉吃得多,睡得香,还天天干活儿,等她满了十八岁,她已经长得比村子里的不少男娃还要高,还要壮。
老秦又欣喜又发愁。
秦素玉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纵使秦素玉长了一张俊秀漂亮的脸,可她身材又高又壮,村里的男娃被她从小打到大,个个对她畏惧得很,实在没几个男娃有胆子娶她。
秦素玉倒不觉得有什么,她笑着对老秦说:“爹,女子不一定非要嫁人啊,我以后继承你的铁匠铺,打铁为生。我还会算账写字,能养活自己。”
老秦叹口气,问:“隔壁张婆的儿子张勇,憨厚老实,对你也有意思,要不你嫁他?”
秦素玉嫌弃:“我才不,他长得还没我高,还打不过我。我要嫁,至少要嫁个比我高的,能打赢我的。”
老秦望着女儿六尺高的体量,愁眉苦脸。
风平浪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凉州城硝烟再起。北越皇子争权夺位,庆国皇子也斗得你死我活,为了抢功劳发起了两国战争。
苦的是凉州城百姓。
还没安稳几年,战火再次来袭。在逃命的路上,老秦被流矢射伤,伤口溃烂,秦素玉倾家荡产为他治病,可老秦还是病死在逃亡的路上。
临死前,老秦攥着秦素玉的袖子,想要把她身世说清楚:“闺女,你得找一块素玉,其实你不是...”
剩下的话没说完,一命呜呼。
秦素玉哭得伤心,将老秦安葬后,跟着村里人躲到没被战火波及的柳城。此次战争,村里人死伤过半。
秦素玉孤零零一个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邻居张婆看她可怜,便上前说:“小玉啊,要不你嫁我家张勇?咱们一家躲到南方去。”
张勇低着头跟在母亲后面,飞快瞄了眼相貌清俊的秦素玉,一张脸涨得通红。
秦素玉考虑了两天。
她找张勇打了几架,张勇打不过她。
秦素玉叹气,她望着远处纷飞的战火:“我还是从军吧。”
与其嫁为人妇,不如进军营闯荡。她要击杀那些北越国贼寇,为死去的老秦报仇雪恨。
军营不收女子。
这倒没有难着秦素玉,她一张脸本就长得英气十足,乍一看雌雄莫辨。她女扮男装,轻轻松松混入军营,从底层小兵做起。大概是受到她的鼓舞,村里那十来个年轻男子也纷纷跟着她从军。
秦素玉一直是他们的主心骨,从小和村里男娃打架,打得他们心服口服。进了军营后,秦素玉带着这帮儿时玩伴四处冲锋陷阵,很快立下不少战功,两年里,她从小兵一路坐到了千总的位置。
但意外很快发生了。
她为了突袭一支北越军队,带着兄弟们乔装成北越商队潜入北越。行至途中,山洪爆发。秦素玉为了保护张勇,被洪水卷走。
...
等秦素玉再次醒来时,是在北越的一个村子,她失去记忆。
救她的是一个老婆婆。
老婆婆老眼昏花,对她说:“匡绝啊,你来帮我写封信。我儿子去打仗,还没个回音儿,也不知道他缺不缺衣裳。”
秦素玉一头雾水。
她问:“我,我叫匡绝?”
老婆婆道:“是啊,我花钱请你来写信嘞。你是镇上替人写信的书生,今天来我家帮我写封信。你晕倒在水边,还是我托人把你扛回来的。”
秦素玉挠头,摸到自己额头上的伤。
她脑袋被什么撞伤,她猜测自己忘记了些东西。
老婆婆准备了墨水和信纸,秦素玉替她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书,得了一吊铜钱的报酬。秦素玉离开老婆婆家,望着陌生的道路,陌生的小镇,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她家在哪个方向?
她全忘了。
秦素玉想了想,决定沿着河流去镇上。她走到汹涌的河边,敏锐发现河水里有个溺水的倒霉蛋儿。
秦素玉二话没说,把人从河里捞起来。她将他肚子里的水压干净,又把他脸上的淤泥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