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城管就会躺枪,用老百姓的话说“借我三千城管收复台湾”。
韩渝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儿,苦笑道:“张参谋,幸亏我没当海军,不然我会跟你们一样挨骂。”
“想把自个儿摘出来,没门。”张参谋掐灭烟头,指着他道:“你是我们海军的预任军官,你就是海军!”
……
晚上8点24分,上海基地。
基地辖下的水面舰队全出港了,码头泊位空荡荡的,司令部大楼却灯火通明。
电话振铃声此起彼伏,作战参谋围在海图前忙碌。
司令员昨天就去了福建省,俞副司令员在基地坐镇。
他刚确认完各运输大队所在的位置,负责兵员转运和后勤补给的演习导演组副组长快步走了进来。
“方组长,什么指示?”
“指示没有,但在海上看到一支有点意思的运输船队。”
“哪一支?”俞副司令好奇地问。
方组长从作战参谋手中接过指挥棒,指着海图笑道:“南通民兵运输大队。”
俞副司令是冯局的老部下,不由想起老领导的“关门弟子”,好奇地问:“南通民兵运输大队怎么了?”
“他们没加入大编队,刻意与大编队保持距离。他们的队形很散,不但安排了几条船在外围警戒,甚至把高射炮搬上了船,我都成了他们的目标,炮口一直瞄着我。飞行员担心他们走火,真被他们给吓了一跳。”
“他们有防空?”
“刚开始我以为他们偏航了,仔细观察了下发现他们的演习已经开始了,采取了他们能采取的一切防空措施。”
就知道咸鱼那小子不会安生!
俞副司令禁不住笑问道:“还有哪些防空措施?”
方组长从随行的参谋手中接过一叠照片,递上来笑道:“这是我们下午在飞机上拍的,你看看,他们居然有伪装。虽然用的是渔网,但不仔细观察,真看不出来那些渔船的甲板上挤满了参战官兵。”
俞副司令接过照片看了看,抬头笑道:“方组长,他们不是南通民兵运输大队,而是与南通海军预备役防救船大队混编的南通民兵预备役支队。支队长你应该有印象,就是当年帮我们转运‘大鲨鱼’的咸鱼。”
“原来是他呀!”
“他现在是南通海军预备役防救船大队的大队长,他能想到这些很正常。”
“什么意思?”
“对我们来说这是演练,对他来说这跟实战差不多,或者说他一直在实战。”
“俞副司令,能不能说具体点?”
“他是水警,他十六岁就在水上工作,打击江匪船霸,协助港监、渔政和水政执法,每次爆发洪涝灾害都要抢险救灾,遇上船舶火灾要组织力量扑救。”
俞副司令顿了顿,接着道:“对我们来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主要是训练。他跟我们不一样,他不但要训练而且要实战,不能也不敢把训练不当回事,训练时必须贴近实战,不然会出人命的。”
论实战经验,现役部队真不如公安。
方组长沉默了片刻,低声问:“他现在在哪个单位,现在什么职务?”
“刚调到江南走私犯罪侦查局南通支局,现在是南通支局的水上缉私科长。江南海关刚接收了两条缉私艇,艇员都是他组织培训的。用他的话说他们是第二海军,他也确实能指挥两条装备机关炮的缉私艇。”
“你对他很了解?”
“他是冯参谋长看着长大的,是冯参谋长培养的干部,论辈分可以说是我的小师弟。”
“老冯培养的?”
“嗯,是冯参谋长在担任南通港监局长时培养的,他当年参加转运大鲨鱼也是冯参谋长点的将。”
“这就难怪了,这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可惜人家瞧不上我们海军,不然早特招他入伍了。”
第826章 登陆(一)
下午3点48分,运输船队抵达演习海域。
放眼望去,海面上全是船!
只不过军舰不多,主要是运送兵员的渔船和运输物资的货轮,并且货轮的吨位都不是很大。听不到炮声,也看不见硝烟,只能偶尔看到几架战斗机和直升机从头顶飞过。
小鱼愣住了。
马金涛也傻眼了。
陈健更是扶着护栏不解地问:“马大,不是说要抢滩登陆吗?海滩在哪儿?”
上级命令南通支队漂航待命。
马金涛只知道附近有个岛,距离太远看不见在哪儿,挠着脖子说:“应该在东边,也可能在西边。”
说了等于没说!
陈健暗暗嘀咕了一句,回头问:“小鱼,钱主任有没有说上级让我们什么时候送渔船上的兄弟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