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 滨江警事 > 滨江警事 第685节

滨江警事 第685节(1 / 2)

多盖几个章而已,多大点事。

盖的章越多,涉及的单位级别越高,越能体现出应急抢险突击队三个小伙伴的成绩。

至于塞进去的这两份资料以什么由头出现,相信葛局肯定有办法。

韩渝之前说不在乎评功评奖只是客气话,出动这么多人和装备,如果不立个集体二等功回去真对不起家乡父老。

这边刚商量好怎么跟上级汇报成绩,海军潜水分队的冯青松就匆匆赶到”启东开发区”趸船上。

他跟彭团长一样接到了上级通知,准备组织部下撤离。

韩渝跟他简单说了下工程资料的事,不出彭团长所料,他果然很感兴趣,当即走出指挥调度室给上级打电话汇报。

……

与此同时,在岸上的好多预任官兵都收到了部队要撤的消息。

王书记从大堤下的“广告牌加工厂”火急火燎地跑回来,一见着韩渝就急切地问:“咸鱼,听说好多部队要撤,是不是真的?”

“也没好多部队,安公这边加起来就五支部队,不到两千人。”

“这么说是真的?”

“嗯。”

“那我们要不要撤?”

“暂时没接到命令,沈市长去防指开会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

“怎么说撤就撤,我让老陈写的那些牌子还没用上呢。”

别的部队来抗洪都是打着红旗的,红旗带得多的部队,能把负责抢护的堤段插满。

老王同志认为启东预备役营不能搞十个人抗洪插八面红旗的形式主义,改为到处插牌子!

只要启东预备役营抢护过险情的堤段,都有启东预备役营落款的各种“工程牌”、“提示牌”、“警示牌”乃至路障。

并且牌子的质量很好,牌子上的字体很漂亮。

前四厂电影院放映员老陈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不是放电影,而是在老王同志指挥下写牌子……

想到荆江两岸的堤段上,现在至少有三百块启东预备役营树的牌子,韩渝禁不住笑道:“王叔,我们已经插的够多了。昨天下午,市防指还打电话问,有些堤段的路障能不能撤掉。”

“够多吗,我记得没插多少。至于路障撤不撤,不归我管,我只负责做、只负责插。”

“葛叔,你回头问问各分队,让他们根据抢护情况,通知负责各相关堤段的地方党政干部,把能撤的路障都撤掉。”

“行,不过牌子要留下。”

老葛对老王同志的这一招还是很佩服的,很认真很严肃地说:“既然发生过险情就要格外留意,牌子留在大堤上能给相关部门提个醒。对我们而言,这相当于有始有终。”

刚来没几天就有可能要撤。

老王同志有点小郁闷,嘀咕道:“还有那么多牌子和路障没用上,电影也没放几场,怎么说撤就要撤。”

同为“高级专家”,老葛同志干得风生水起。

韩渝能理解老王同志的心情,劝道:“王叔,你应该反过来想,天下太平不好吗?”

“这倒是,你们先忙,我去让老陈别再写了,省得他总说我骗他。”

第652章 计划不如变化

灌装、打包沙袋的“车间”依然在,规模比刚开始的时候更大,但早就不再加班加点“生产”了。只有在前线抢护险情的各分队需要的时候,才会根据各分队下的“订单”突击灌装。

张江昆在来的路上紧急设计制造的半自动化沙袋灌装生产线,刚刚过去的这几天,每天最多开机生产一两个小时,沙袋灌装分队也随之成了全应急抢险突击队最清闲的分队。

不再灌装并不意味着荆江两岸的大堤很高很结实,而是因为编织袋在阳光照射下容易老化,使用寿命会缩短!

实践表明塑料编织袋如果就这么日晒雨淋,一周后其强度会降低百分之二十五,两周后会降低百分之四十,基本上就不能用了。所以不但不能提前灌装那么多,而且要注意塑编袋的储存保管问题。

船上太热,不利于编织袋储存。

灌装分队在后勤保障组要求下,利用市防指之前送来的楠竹和启东预备役营从老家带来的钢管扣件,在抢险物资堆场和取土点附近搭了两个存放编织袋的大仓库,冬冬也随之成了编织袋仓库的管理员。

132团要走,冬冬顾不上再盘点库里还有多少条编织袋,一口气跑到132团2营的营区,苦着脸问:“王哥,你们真要走?”

王鹏的背包早打好了,正忙着打扫帐篷里的卫生。

他回头看看同样不想回部队的战友们,苦笑道:“军令如山,不走不行。”

“什么时候走?”

“连长说等车到了就走,我们这边只有五辆卡车,两百多人坐不下。”

“你要记得给我写信。”

“不会忘的,你也要给我写。”王鹏走到帐篷门口,看了看锚泊在江里的两条大趸船,笑道:“启东日报记者给我们拍过照片,等照片洗出来,你别忘了帮我跟人家要一张。”

冬冬一口答应道:“行。”

“启东电视台记者也给我们拍过录像,录像带不太好要,如果真能上电视,你记得在信里跟我说一声。”

“说什么?”

“看看我上不上镜,哈哈哈。”

最新小说: 我家夫君是个病秧子 滨江警事 漂亮女配风流多情[快穿] 逍遥武神 酸杏子 海军教父 玩咖驯狗手册 彻骨[校园] [综漫] 当累转生后在立海大打网球 [综漫] 巡猎持明,柯学追杀丰饶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