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长,晚上可以喝点啤酒吗?”
“看情况。”
“是。”
……
就在李守松强调晚上的吃饭纪律的时候,韩渝傻傻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敢相信江上是自己的水上编队。
公安趸船上“长江公安”和“南通公安”的招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启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个大字!
用老古董改装的大趸船也有了新名字,船顶上赫然是“中国启东港工程建设指挥部”十二个大字。
趸船上层建筑的墙体上用美术字写了好多极具改革开放气息的标语:
东方商埠,时尚启东。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苦干三年,建设一流港口。
……
陵大汽渡公司的汽渡船上,前面是“启东人民欢迎您!”,后面是“启东人民欢迎您再来!”
港务局的浮吊船上则是“千锤百炼提技能,谨小慎微保安全”,落款是“启东港区管委会”。
港区管委会是什么单位,什么时候成立的,不知道。
诸如“粗活不粗心,细活要细心;安全靠小心,家人皆放心”之类的安全生产宣传标语,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抗击洪水”等临时拉的大红条幅宣传标语多,令人眼花缭乱。
总而言之,王书记把水上编队搞的花里胡哨,不是在宣传启东预备役营,而是在宣传启东港、启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乃至启东市委市政府。
放眼望去,看不到哪怕一条关于启东预备役营的标语。
但话又说回来,预备役部队跟现役部队不一样,没有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根本组建不起来。
吉副市长惊呆了,楞了好一会儿才回头问:“沈市长,你们把家都搬来了!”
沈副市长一样没想到王书记会把船队装修成这样,定定心神,微笑着解释道:“我们开发区在刚成立的时候,也就是刚开始上启东港项目建设的时候,真是一穷二白,只能在船上办公。”
“现在呢?”
“经过开发区全体干部群众两年的努力,我们开发区已经有了点样子,管委会办公楼已竣工,启东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大楼也建成投入使用了,最迟明年这个时候,港口就能投入运营。”
吉副市长也是分管工业的,好奇地问:“港口这一块投资了多少?”
“港口工程我们分为三期,总投资十七亿人民币。现在是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投了六亿多元。”
“还是你们家底厚,换作我们真搞不起。”
“光靠我们自个儿,一样搞不起。我们主要靠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在港口这一块主要是以长江岸线和土地入股。”
……
沈副市长不了解船上的情况,老葛生怕等会儿露馅,微笑着插了一句:“吉市长、袁书记、黄县长,我下午正好不忙,等会儿跟沈市长一起陪同各位上船参观。”
“行行行,葛工,这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
有钱就是不一样。
那两条大趸船往江边一停,搞不清楚的真以为这儿是启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要建一个大港口呢!
袁书记和黄县长正无比羡慕,水上运输船队出现在眼前。
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章家港来了!
全国百强县排名第四的熟州市来了!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华西村也来了!
众人的注意力不再是“中国启东”,哪怕熟州、章家港和江音的三家共同组建的船队规模没启东这么庞大,依然引得围观的132团官兵和看热闹的群众一阵阵欢呼。
沈副市长摸摸嘴角,神色有些不悦。
老葛微皱起眉头,但很快就又露出了笑容。
启东电视台和启东日报的记者愣了愣,立马把镜头转向启东编队的位置。
第646章 今年打工去哪里?
水上编队到了,就要发挥作用。
韩渝走进指挥部帐篷看了看正在“排队”等候支援抢护的险情清单,当即举起对讲机:“吴处吴处,我韩渝,收到回到。”
“收到收到,韩书记请讲!”
“你们航行了五天六夜,我知道你们很累很辛苦,但险情不等人,请你立即在荆州港监指挥下让陵港拖001和陵大渡016脱离船队!”
“拖轮和汽渡船有任务?”吴海利站在陵港拖001的驾驶室里俯瞰着大堤问。
“对岸有一个堤段急需加固,柳威上午就过去指导人家架好了支撑渡轮甲板的桥梁,2号挖掘机、2号装载机要赶紧过去支援。”韩渝看了一眼荆江水域图,补充道:“陵港拖001要一起过去协助靠泊。”
吴海利追问道:“施工机械要上船,这边渡轮可以靠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