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2)

沈长卿行了请安礼,低垂着眼眸听他说话。

父亲这几日身体可曾好些。她问。

沈老太傅倚着廊柱坐于栏杆, 理了理深衣,拂过落在耳畔的幅巾。

上回淋了些雨, 沈崇年回来大病一场, 眼下终于见了好转。

为父是否病着,你还不知么。

下人见他坐下,跪提着鸟笼,好让沈崇年不费力地逗鸟。

他是三朝元老,于今上而言, 又有从龙之功,在朝堂待久了自然就有了广植党羽,功高震主之嫌。崇宁元年后,他一直称病遮蔽锋芒,有时是真病, 有时则是装的。

秦玅观心知肚明,见他主动收敛势力, 也给他留了几分面子。

沈崇年抚着雀毛:老骨头动起来吱吱作响, 但还能撑些时日,不必忧心。

鹦鹉摇头晃脑,学着他的语调道:不必忧心,不必忧心。

沈崇年被它逗乐了, 竖起了指头,好让鹦鹉立在他手里。

说话的间隙, 小厮前来通报:老爷,文公子回来啦!

绍文回来了。沈崇年抱着雀儿看向廊道入口, 鹦鹉的语调欢快了些,跟着重复。

绍文回来了!

绍文回来了!

这鹦鹉的实在聒噪得不行,沈长卿面无表情地瞧着他的动作。

不一会,沈绍文提着鸟笼过来,献给沈崇年一只浑身雪白,唯有眼睛是红色的画眉鸟。

他行了礼,笑道:父亲安康!见着沈长卿,又欠了欠身:请长姐安。

沈长卿微颔首,没再说话。

安康。沈崇年接了鸟,瞧着那双坠在白羽里的红宝石似的眼睛,细细把玩,这笼子也费心了罢。

没有,没有。沈绍文谄笑,父亲喜欢,儿子也欢喜,何谈什么费心不费心呢。

又是一番寒暄,沈绍文这才说到了正题。

照你所说,陛下又要派人去辽东了。沈崇年将鸟交给即将退下的小厮,此人是谁?

通政使唐笙。沈绍文答。

唐家人?

沈崇年坐着,视线低垂,沈绍文就特地跪下来同他说话:是了,此人乃是唐简胞妹,今年不过二十。

沈崇年终于看向默不作声的沈长卿:是你先前说的那个么。

幽州治疫主官,颇受百姓爱戴。沈长卿答。

才二十,又是个女子。沈崇年抚须,笑了两声,此招是步险棋啊。

可不是。沈绍文察言观色,越说声音越低,儿子都快觉得陛下她急昏头了

你说的物色人选,也是此事么。沈崇年微仰头,对沈长卿道。

是。

儿子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是接了这差事,办成了,定然会得陛下宠信。沈绍文抢过话茬。

在秦玅观已点唐笙作为主官的情况下,配的副手,所面临的风险要小得多,反正责任都是唐笙的。

前些日子秦玅观为了唐笙抛了早朝亲赴幽州寻人的事也早就传开了,陛下既然将宠臣放到了这个位置,说明就是对此事有把握的。

这几日秦玅观给唐笙物色副手,朝中自荐的人逐渐多了,久不得升官的沈绍文跃跃欲试。

你去?沈崇年翘了腿,双手落在膝上,你真以为这是个好差事?

沈绍文听出了话外音:您是说,辽东

辽东必然大乱,那乱子谁来的都顶不起。休说是唐简之妹了,就是这会唐简从棺材里爬出来,也是要被挫骨扬灰的。沈崇年淡了笑,再说了,陛下会派你去么?

沈绍文听了面上一阵红一阵白。

我去。沈长卿站了出来,顶着沈崇年打量的目光。

你自然要去。这沈崇年意料之中,他看着原本挂雀的地方,没有我发话,你也是要去的。

*

殿下出去了么?

去听风园摘花了。

最新小说: 每天免费一抽,我被当成禁忌神明 快穿:炮灰逆袭记 至死不渝 末世农家乐:我的休假有点忙 [西方名著同人] 福尔摩斯家的女仆 把心上人托付给三个兄弟后 坠欢 魔教当家主母 校草的豪门亲妈十八岁 快穿之初恋扮演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