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2)

秦玅观听着陈奏,一言不发。

蹲守了三日,好不容易撞着,却让他们死了

那两人手脚敏捷,反应迅速,不似寻常死士。

陛下白日刚去唐府,后脚便有人跟上了,显然细作就在陛下身边。

御林卫们讲了许多,许久不闻御座上的秦玅观发声,一时间全都静了下来。

他们用的兵器是什么形制的。秦玅观摩挲扳指。

方六娘拱手道:回陛下话,是民间锻造的,规制上均不及军中和大内所用。

若是在京中锻造,挨个讯问铁匠铺或许能找着是谁。方十二道,只是

先沿京城溯源,这死士是谁派的没有那么好查。秦玅观一锤定音,当务之急是寻找细作。

众人唱诺。

方箬却在此时站了出来:陛下,您今日微服出行,除了近侍是无人知晓的。要是有细作,也一定是在近侍之中。

此话一出,众人皆抬眸看向她。

方箬掀袍跪地:恳请陛下从近侍中调查!

秦玅观今日带的皆是从公主府出来的侍从,且与女卫们关系很近,一直与她们共事。

方箬这番话显然是将旧部众们架在火上烤。

此言差矣。宫内人多眼杂,陛下的车驾被细作看到了也未可知,为何笃定细作就在近侍里?方十二出声反驳,你这结论未免太武断了些。

方箬充耳不闻,叩首道:

陛下,不久前的宫变,亦是如此。您发布的诏令应是逐级传递,为何总是为叛军提前洞悉。再者唐笙的行踪又是如何泄露出去的?与我同生共死的姐妹微臣自然不愿怀疑,奈何种种迹象皆有所指。

她只提了一嘴唐笙,却句句不离唐笙。

秦玅观思忖了片刻,替她说出了心中话:

你是怀疑,细作是唐笙。

方箬抬首:正是!请陛下明鉴!

秦玅观支颐,淡淡道:

不该是她。

衣桁上的便服是提前两日备下的,御林卫是提前三四日埋伏在唐府附近的。这中间的时差,正是秦玅观留给细作传递信息的时间。

在秦玅观的设想里,暗处的人应当在这三日里行动,抢占先机,绝非是在她离去后搜查。

照此搜查,唐简的见闻录早已到了秦玅观手中,他们又能搜查出何物呢?

所以,秦玅观敢断定,暗处的眼线虽极有可能在宣室殿当差,但这三日内都未曾得以进寝殿服侍。

朕问你。秦玅观望着方箬,唐笙昨夜可曾出殿。

方箬答:回陛下话,唐笙在寅时回耳房洗漱,约莫两刻钟。期间,见过云霞、海曙、翠云,翠云曾问她换便服是要去何处。

唐笙答的什么。

随驾。

秦玅观拢着烛火,目光明亮:她回宫后呢。

一直在看书信,未出耳房。

方箬怀疑唐笙,是因为她觉得唐笙讲的并不是真话,被拷打也是演一出苦肉计给秦玅观瞧。

你这思路不对。方十二道十九要真是细作,为何会被捉去拷打问话,直接告知见闻录在哪不就得了,何必大费周章?

方箬反驳道:你为何要相信她的一面之词?

秦玅观说:你有没有想过,朕设的这局,如若唐笙真是细作,你们便抓不着人了。

方箬仰首望着御座上的人,对上她印着烛光的眼眸。

微臣明白。方箬重重叩首,可您会将计就计,藏在暗处的人就不会了吗?丢掉两个死士和保全宫中眼线,哪个更合算?

方十二:不入局岂不是更合算?

方箬正要开口,便听到秦玅观说:

昨夜她当值到寅时,白日朕又点了她随驾。你也说了,她回来后便未曾出耳房,是没有功夫去递消息的。

万一就是她和身边人一道传递消息的呢?

方箬继续道:照着御林司办事章程,今夜与唐笙相干的一概跑不了!臣请命,请陛下不要念及私情而对唐笙网开一面!

殿内无声。

秦玅观思忖片刻,才道:

朕准你照章程审理,但不得屈打成招。

第38章

是夜, 与唐笙同住一间耳房,且白日同她碰过面的宫人皆被拿了。阖宫上下,但凡有讲不出自己白日行踪且找不到证人者亦被捉拿。

最新小说: 搬家产嫁军少,好孕资本家小姐一胎三宝 我都能穿越了,祖国强亿点怎么了 每天免费一抽,我被当成禁忌神明 快穿:炮灰逆袭记 至死不渝 末世农家乐:我的休假有点忙 [西方名著同人] 福尔摩斯家的女仆 把心上人托付给三个兄弟后 坠欢 魔教当家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