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没有管两人,转身就想离开,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江成苦笑一声,伸手拉住她,她可真够淡定的。
“林大人,你是不是得让我和孟大人缓一缓。”
三品大员倒卖军器,窃国贼啊!这都是什么爆炸线索!
这人眼里只有案子,完全不把管别人的死活!
“你们慢慢商量嘛,不耽误,我和沈三娘子去就行。”
江成嘴角含着笑,看着一脸急迫的林知夏无奈地摇摇头。
“你就一点都不惊讶,不害怕吗?”
林知夏表情一愣。
柳晴跟她说的时候,她沉浸在白骨不是兄长的喜悦中,感觉马上就能找到哥哥了。
虽然讶异,但身在官场,这种案子又不是没有先例。
“我很愤怒,也很生气!他们贪的都是百姓交上来的税银,但我一个六品小吏,能做的终究有限。
孟大人才是可以和他们抗衡的人,你保大势,我保小家,命案同样重要,每一位死者都是我大庆子民,既食百姓之俸,自当竭尽全力。”
林知夏铿锵有力的言论让屋内一静。
江成看着她飞扬的眉眼,想到榆林巷那座破院子。
朝中忠臣能将不少,戾臣奸臣也是层出不穷,但像林知夏这般,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他第一次见。
孟俞望着林知夏,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刚入仕时,他也是一个敢于直言、拼死力谏、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小吏。
但一次次被贬斥,努力半生依旧是人微言轻。
过了不惑之年他才明白,原来想做个好官,也是有条件的,你得有人罩着。
得先做一些你不想不屑甚至不能去做的事,让你自己强大了,你才能做你认为对的事。
“你去吧,其他的事有我。”
林知夏笑了,拍了拍江成的手,示意她放开自己。
江成没松手:“沈三娘子是看我的面子才答应的,我要是不去,她万一生气不配合......”
“沈三娘子是心善之人,不会这般小气。”
江成微微偏头:“你确定?”
孟俞适时出声:“行了,你俩一起去吧,崔家的事,容我想想。”
“大人辛苦了。”
江成立即松开林知夏,拱手告退。
出了书房,林知夏把柳晴的供词拿给江成看。
供词中,救柳晴的人,成了过路的行商。
其他的都没有变。
江成并没有怀疑,两人快步来到柳晴的厢房前。
据沈三娘子刚刚所说,七年前的重阳节,是周放和黄玲同时出现的第二个地方。
之前的龙舟赛他们已经查过了,没发生任何意外,两人也没碰过面。
现下柳晴人就在府衙,如果她也出现在惊马案中,那三人的共通点就找到了。
“七年前的重阳节?”
柳晴面露疑惑之色,她看向林知夏,见对方点了点头,才闷头仔细回忆起来。
那年她十六岁。
“我想起来了,那天我确实出城了,还把脚扭伤了,是何飞燕送我去的医馆。
当时前路吵吵个不停,看到禁军来维持秩序,我们才知道永清伯府的马车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