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端木知府,遇见什么事情都想来问一问他们,学堂怎么建、夫子从哪里请、商会起什么名字、用什么样的商标……
缠得雷栗和周毅莫名其妙地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被缠得不行了,雷栗就推说写信出去,看能不能请一些大义凛然的文士来扶贫支教。
端木知府顿时千恩万谢,笃定长宁侯出马就一定成。
“……别抱太大希望。”
雷栗补了一句。
别看他贵为长宁侯,但他能求助的人就那么几个,顶头上司皇帝、蒙家、和雷生姜。
生姜在翰林院任职,那里不是状元就是榜眼探花,攒聚了全天下最有学识的一批人,他们要是放弃官职来青原支教,绝对是最有水平的名师之一。
但人家寒窗苦读几十载,又在翰林院熬了这么多年,就希望熬到出人头地,为什么要辞官千里迢迢来支教?
所以雷栗觉得希望不大。
除了翰林院,文人最多的就是文盛府城了,但是文盛也是最迂腐清高、最封建保守的一个府城,繁文缛节比北京都和中川加起来还多。
像是在西岭可以在外做生意、做活赚钱的姑娘和哥儿,在文盛会被斥责抛头露面不守妇道。
而西岭传统的抛绣球传情,要是在文盛有姑娘或哥儿这样做,就会被贬斥为放荡形骸水性杨花,还会影响自己和家人亲戚的脸面。
所以文盛知府对长宁侯很是不喜,比老大臣还要重十倍百倍。
老大臣对雷栗的不喜,来自于雷栗的行为太过大胆,太突破他的三观,眼看着雷栗确实做了很多有功社稷百姓的事情,老大臣也闭嘴了。
而文盛知府对雷栗的恶意纯纯因为他是一个哥儿,应该相夫教子而不是爬到汉子头上,雷栗在文盛收归镖局时,文盛知府相当不假辞色。
所以雷栗没有给文盛知府写信,因为压根就请不来夫子。
“蒙家回了信,说会有十来位夫子,应该快到了。”
周毅算了算时间说。
蒙家很给力,硬是花重金聘请夫子,还千里迢迢给他们送到青原,只是青原的水土和大佑截然不同,夫子来了后会不会跑路就另说了。
“生姜的信昨天也到了,说有数位同僚愿意来,还说有惊喜,我们一定喜欢,不知道是什么惊喜。”
雷栗笑了笑,忽然又听到了那道有些熟悉的声音,
“爹爹!”
“爹爹阿爹!”
雷栗心有所感,倏然回头望去,就看憧憧的人影里,一个高挑俊俏的少年郎正淌着汗水,远远地跑奔而来。
那少年郎一对上他的目光,眼睛倏然亮了,笑容灿烂,朝他们挥着手,高声扬道,“爹爹阿爹!”
“周周!”
雷栗愣了愣,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嘴唇先往上翘了,“周毅快看!那是不是我们家周周?是我们家周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