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玄被这笛声吸引,顺着声音的方向寻去,只见陆钊独自站在庭院的一棵古树下,身姿挺拔如松,手中的竹笛在余晖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他神情专注地吹奏着,那笛声仿佛是他心中情感的宣泄出口。
余玄缓缓走近,待一曲终了,轻声问道:“殿下这笛音中饱含着无尽的幽思与惆怅,可是在思念远方的南乾故土?”
陆钊缓缓放下手中的笛子,转过头来看着余玄,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忧伤:“国师大人果然敏锐。陆钊远离家乡,身处这陌生的姜国,心中怎能不思念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那里有我熟悉的山川河流,有我牵挂的子民百姓。每念及此,心中便如刀绞般疼痛。”
余玄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殿下的思乡之情,余玄能够理解。只是如今两国局势微妙,殿下还需暂且忍耐。只要南乾能够遵守和约,姜国这边,我也会尽力周旋,确保两国之间不再起战端。”
陆钊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感激:“多谢国师大人的体谅与支持。陆钊也希望,两国之间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然而,姜国朝堂之上,却有那么一群好战之臣,他们在战争中尝到了胜利的甜头,心中的贪婪与野心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他们见陆钊在姜国一直安分守已,没有给他们任何挑起事端的机会,便心生不满,妄图再次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
于是,他们暗中勾结,编造出一系列谎言,在皇帝面前谗言诬陷陆钊,声称陆钊暗中与南乾的旧部频繁联络,意图谋反,想要颠覆姜国的统治。
皇帝听闻这些谗言后,顿时龙颜大怒,他身为一国之君,最忌讳的便是有人对他的皇权构成威胁。
在盛怒之下,皇帝当即下令将陆钊打入大牢,并且要求严刑审讯,定要让陆钊招出所谓的“谋反阴谋”。
余玄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陆钊的为人,断定这必定是一场阴谋陷害。
他来不及多想,匆匆进宫面圣。
在皇帝的御书房中,余玄神色凝重地向皇帝进言:“陛下,陆钊在姜国的这段时间,微臣一直暗中留意。他平日的言行举止皆十分谨慎,从未有过任何逾矩之处。此次被指控谋反,微臣以为其中必有蹊跷,极有可能是小人蓄意构陷。陛下乃圣明之君,若仅凭几句谗言便贸然处置陆钊,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认为陛下偏听偏信,滥杀无辜。而且,南乾那边也必定会以此为借口,再次兴兵犯境,到那时,两国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局面将会毁于一旦,百姓们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还请陛下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