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1)

('

有了这一层保障,那些担心拿回家以后就没人负责,自己吃哑巴亏的客人,也敞开了手脚,加入了买买买大军。

这是宋明瑜给“ven”设定计划中的最后一环。

环环相扣,从服装本身,到专卖店,到工作人员,再到广告营销。

这一套组合拳,在1985年横空出世,对于这年头的商家品牌来说,无异于他们才打出一张梅花三,ven就直接丢了大小鬼。

王炸!

……

店里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宋明瑜和林香商量在店里配上五个工作人员,当时还觉着应该足够,结果现在一个得当三个使!

幸运的是,每个员工都特别拼命,尤其是主动要求来店里帮忙的江子琼。

作为江家老小,这姑娘年纪轻,比宋明瑜大不了多少。

之前过年那会儿,宋明瑜鼓励她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江子琼就去了锦城,和宋明瑜这边一直是写信联络。

恰好,江子琼就是在批发市场给人打工,还颇得老板青睐。

现在老板隔三差五坐火车去一趟广东,她就负责接待那些来市场里批发的客人,唇枪舌战,正是江子琼的特长。

这回ven开业,宋明瑜就想到了江子琼,批发市场卖货固然好,但是比起来,ven的待遇肯定更好。

而且子琼姐做事认真负责,又能吃苦,她就拍了电报去锦城,问江子琼要不要过来试一试,和店里其他人一样开工资。

江子琼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反正都是打工,给外人打工,还不如帮明瑜打工。

现在宋明瑜的名声可传得老家都人人知道了,还真不是谁想给明瑜打工就能来的。

江子琼高高兴兴地收拾行李来了南城,租了个筒子楼落脚,挽起袖子就加入了ven的创业大军。

江子琼本来就聪明肯干,加上之前在锦城的经历,宋明瑜和林香培训的那些东西,她很快就掌握了。

今天开业,她不仅一直在接待客人,帮客人搭配、选品、安抚客人情绪,甚至还身兼半个收银员,忙不过来的时候直接就顶上。

中途林香让她歇会儿,江子琼目光灼灼:“我不累,今天是ven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场仗打好,后面的路才平坦。”

就像她批发市场的那个老板,就是因为在市场初建的时候比任何人都拼命,所以后面才能够稳坐钓鱼台,谁来都不怵。

江子琼心里特别有成算,努力干活不仅仅是为明瑜,为ven,也是为她自己。

明瑜对自己人从来大方,有基本工资还有提成,她今年努努力多卖点衣服,过年回家让老爷子也高兴高兴,那才叫美呢。

江子琼心里想着,手中不停,算盘噼里啪啦地打得飞起。

收银台对面,疯狂买买买的客户们,结账也结得飞起!

ven的开业才进行半天,人流不见少,反而是越来越多。

一些是闻讯赶来,想要“电视剧同款”,还有一些就是国庆节的流量了。

要是谁在门外看一眼,估计眼珠子都瞪出来——知道的就算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什么福利社发钱呢!

这疯狂的购物大军,直接将库存直接清空了。

别说主推的女士西装,拿来搭配用的衬衫、西裤、套裙,乃至那些blgblg的小配件,都被抢购一空!

毫无疑问,ven在南城的第一仗,打得非常漂亮。

直接在市场中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在南城人的心里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但ven众人却没时间办庆功宴,接下来能不能接住后续的流量,让这波人气一直稳稳地留在ven,这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林香和张新民毫不犹豫地进驻了珞璜服装厂。

一个技术指导,一个设备指导,恨不得直接扎根在厂里,盯着流水线一批批地往外产衣服。

ven要稳住,服装厂这边的产量就必须先稳住!

而珞璜服装厂这边,从ven开业以后,步厂长的心情就没差过。

没别的,挣钱呀!

步厂长想过ven能火,却没想到宋明瑜还能用广告这一招让它火,更没想到ven能爆成这样!

流水线上的机器都要过热出火星子了,可衣服的订单还是源源不断。

厂长办公室时不时就能接到南城那边的电话,甚至有客人愿意提前给ven交一笔订金,要求是下一批大货出来,她们要第一个拿到!

整个厂子忙疯了,步厂长只能赶紧招了几批临时工进来,又赶紧托人去问江津有没有厂子在处理设备,能就近、就快地给珞璜这边供上。

午夜梦回,步厂长还是会惊醒,生怕这一次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枕头边放着ven走红的报纸新闻。

《品质至上,服务为魂:ven掀起南城潮流新风尚》

', ' ')('

摸着那行油墨印出来的题目,步敏达的心情才会和缓下来。

他不会,珞璜也不会重蹈覆辙,现在他和ven合作良好,全靠他当初在宋明瑜和林香面前刷足了诚意。

而现在负责给珞璜供货的,也是他之前大起大落后,还愿意和他往来,甚至对他伸出援手的挚友。

珞璜一定会越来越好!

和步敏达的心情愉悦相比,不少人就有点吃不香睡不香了。

当初珞璜服装厂出事儿,有不少人在背后看笑话,甚至有些人演都不演了,当着步敏达面就冷嘲热讽。

结果现在珞璜服装厂眼看着起飞,这些服装厂的老板的日子却没那么好过。

本来乡镇企业很多就是吃国字头剩下的,人家吃肉,他们才能喝汤。

可现在不少国字头都遭了殃,他们也跟着没了依靠,现在看珞璜服装厂,哪哪儿都眼红!

……

宋明瑜接到纺织三厂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准备给明瑜小饭馆试验新菜。

《街坊邻居》的广告效应,当然不只是体现在ven身上。

如果说她故意穿去拍戏的那套女士西装,只是一次软广尝试,那她和主演们在电视剧里直截了当地提到“明瑜”,就是妥妥的硬广植入。

这个硬广的威力也是巨大的,这段时间,光是“明瑜酸辣粉”的流水就翻了一番。

小饭馆已经改成了预约制,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新客想要尝一尝她的手艺,最远的甚至都排到了三个月之后。

有不少老客人都幽怨得很。

以前他们爱吃明瑜小饭馆,别人嗤之以鼻,说什么这种街边小馆子没什么好吃的,比不上国营饭店一丁点。

现在呢,情势是倒转了,他们说自己是“明瑜”的老客人,还有不少人羡慕——可羡慕有啥用,他们也吃不上了呀!

哪怕宋明瑜特意为老客户们留出了单独的位置,但还是不够这帮吃货抢的。

黄燕燕打电话过来,语气撒娇地问宋明瑜要“补偿”。

“荣芳现在神气得不得了,大家都知道她在你家吃的订婚宴,第一桌!”

大家羡慕得不得了。

“我都排了半年了,总算订上一次你家包房,再怎么样,这次必须得给我尝尝新菜!”

宋明瑜的确准备了新菜,还是特别适合秋冬天气,还特别有南城特色的菜。

——火锅!

作为南城的招牌,之前宋明瑜一直没有尝试过。

毕竟和几十年后那种连火锅底料、牛油调料都能预制的情况不同,这年头,想做正宗地道的火锅,那得自己炒料,做起来麻烦。

黄燕燕现在还抱怨外面那些火锅不够地道,但她绝对想不到,几十年后,满南城都很难再吃到正宗的南城火锅。

她嘴巴里“清汤寡水”的火锅虽然火遍了大江南北,但它们都一个个变成了“网红店”。

最早最朴实的南城火锅是口口相传的,师傅带着徒弟一锅一锅炒出来的,甚至有些火锅店,最宝贵的不是店本身,而是炒料的那个大师傅。

那些东西,在几十年后都已经再也找不到了。

做火锅的大师们如果泉下有知,恐怕也会觉得心里冤。

他们的确教过,包括牛油火锅,也包括所谓的清汤寡水的这种火锅。

这是一种不同于牛油火锅的品类,这种火锅在南城最早叫“水”火锅。

和牛油做底的“油”火锅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派别。

名字虽然叫水火锅,但并不代表没有油,只是不像牛油火锅一样,一锅大半部分都是牛油,吃久了就腻歪。

水火锅的底子是一小半的牛油,大半的高汤——用的是鸡骨、牛骨、猪骨加上中药香料,文火慢炖出来的高汤。

所以汤底才是泛着白的,而不是牛油火锅那样滚烫的红辣。

最正宗的水火锅,吃了不烧心,不反胃,也不拉肚子,味道柔和中正,兼具辣椒的香醇麻辣,又有中药的温和醇厚。

传说最正宗的水火锅,甚至能拿来泡饭吃。

', ' ')

最新小说: 斗罗:龙王之自然神王 小妃子被读心后,成了腹黑帝王掌上娇 乖张 都穿越了谁还当渣男啊! 撩他上癮,反被季队撩到软 重生团宠:京圈皇太女是满级大佬 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斗罗:神级作弊器,出山即是无敌 星空彼岸 霍格沃兹:血脉传奇